汽車新政策助車市向好 新能源有望出新政——中新網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久久艹视频一区

<rp id="exnmd"><video id="exnmd"></video></rp>
<ol id="exnmd"><strong id="exnmd"><td id="exnmd"></td></strong></ol>
    • <address id="exnmd"></address>
      <rp id="exnmd"></rp>
      <u id="exnmd"><option id="exnmd"></option></u>
    • <cite id="exnmd"></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汽車新政策助車市向好 新能源有望出新政
      2010年01月14日 08:54 來源:新民晚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2010年,將是汽車新政頻出的一年。年初已有不少汽車新政開始啟動——購置稅延續(xù)新政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機動車身強制貼實際油耗標識也隨之啟動。此外,汽車以舊換新單車補貼金額標準提高到5000元至1.8萬元,汽車下鄉(xiāng)政策延長實施至今年年底。在第一季度,新能源和汽車金融新政亦有望頒布。

        雖然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優(yōu)惠政策今年得到延續(xù),但優(yōu)惠幅度有所縮水,低于市場普遍預期。加上這種刺激政策經過一年的實施,其邊際效應肯定會下降,對乘用車市場會產生一些消極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國家此次對小排量車購置稅優(yōu)惠政策作出調整仍然表明了國家支持小排量車發(fā)展、支持節(jié)能減排的態(tài)度。同時,此次調整可能是國家在為今后相關優(yōu)惠政策預留空間。

        根據工信部發(fā)布的《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管理規(guī)定》,自今年1月1日起,所有在售的最大設計總質量在350[綜述 圖片 論壇]0kg以下的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必須在車身上粘貼《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并標注由國家指定檢測機構按照統一的國家標準測定的市區(qū)、市郊、綜合三種工況的燃料消耗量數據。雖說這種油耗標識比以往更加透明和客觀,但到目前為止,這家“指定機構”還未露出真面目。此外,油耗高低與道路狀況、駕駛員的駕駛技術和習慣有很大的關系,油耗標識的客觀、公正性能否長期保持,還需要經過時間檢驗。

        汽車以舊換新原補貼標準為每輛車3000元-6000元,而今年國家將提前報廢老舊汽車、“黃標車”并換購新車的補貼標準調整到5000元-18000元,重、中、輕、微型載貨車的補貼標準分別調整為18000元、13000元、9000元、6000元;1.35升及以上、1-1.35升、1升及以下排量轎車分別調整為18000元、10000元、6000元。已按原標準領取補貼的,補發(fā)差額部分資金。以舊換新補貼金額標準的提高,無疑將利好于汽車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將進一步強化汽車下鄉(xiāng)政策的實施。

        一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發(fā)進展緩慢,大多數企業(yè)相關成品的問世屬于試水性質。不過國家在今年加快了新能源車的推廣步伐,這一狀況有望在2010年實現改觀。今年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將由13個擴大到20個,選擇5個城市試點私人購買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新能源汽車發(fā)展規(guī)劃已上報國務院,3月有望正式頒布。此外,針對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五項配套措施也將出臺。

        人們注意到,雖然目前國家補貼政策還未出臺,但重慶、天津、上海等地已率先推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購買新能源車可以得到相應的補貼或免收牌照費等。隨著國家鼓勵新能源車消費的政策出臺并逐步實施,2010年有望成為新能源車真正走向市場的開端。有消息稱,上汽、廣汽、北汽、東風汽車、長安、奇瑞、江淮等廠家都已出臺了投入巨大的新能源車項目計劃,這一項目將在2010年全面展開,并將展示初步成果。

        此外,汽車金融扶持政策也被提上議事日程,今年一季度有望出臺,內容為:大力發(fā)展個人信用為基礎的汽車消費信貸,降低貸款利率,降低汽車消費的門檻,加大汽車消費信貸的比例等。如果這一扶持政策力度大,貸款買車的消費者還將增多,無疑將促進車市的進一步繁榮。

        ----- 汽車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