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戰(zhàn)新能源 本土、跨國車企上演新能源車大博弈 ——中新網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久久艹视频一区

<rp id="exnmd"><video id="exnmd"></video></rp>
<ol id="exnmd"><strong id="exnmd"><td id="exnmd"></td></strong></ol>
    • <address id="exnmd"></address>
      <rp id="exnmd"></rp>
      <u id="exnmd"><option id="exnmd"></option></u>
    • <cite id="exnmd"></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暗戰(zhàn)新能源 本土、跨國車企上演新能源車大博弈
      2009年05月18日 08:08 來源:廣州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距離6月國家《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支持政策》的出臺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5月14日,一場由科技部、工信部等共同主辦的“中國汽車業(yè)搶抓機遇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在本次高層論壇上,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毫無意外地成為兩大部委討論的熱點議題。

        就在本次高層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監(jiān)事會主席季曉楠透露,我國目前已有近10款新能源汽車拿到了“準生證”,一批新能源汽車包括“零排放”的純電動汽車將陸續(xù)上市。

        國內汽車企業(yè)開始掀起一股電動汽車的熱潮,在剛剛結束的上海車展上,幾乎所有的中國本土汽車企業(yè),均推出了自己的電動汽車與國際車企抗衡。新能源汽車,從幕后走到臺前,從概念到接近量產,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戰(zhàn)略的整體提速,一場博弈也已經悄然上演。

        5月14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汽車業(yè)搶抓機遇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高層論壇”顯然是個值得關注的會議,因為就在此前不久,本次高層論壇的兩大主辦方——科技部和工信部在關于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步調并不一致。作為長期以來主抓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科技部,是主張新能源汽車自主發(fā)展的代表,而完成大部委整合之后的工信部,在與跨國公司的合作上則走得更遠。

        工信部、科技部之爭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兩大推動部門,科技部與工信部的舉措最為引人關注,而在剛剛過去的半年左右的時間里,二者的表現(xiàn)也各有各精彩。

        4月10日,工信部牽頭主辦了“2009中國電動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國際論壇”,在這次由工信部副部長苗圩參與的會議上,日產與工信部和武漢市政府簽署了兩項協(xié)議書,為工信部制定包括充電網絡建設和維護,促進電動車大規(guī)模使用的綜合規(guī)劃,同時協(xié)議2011年在武漢首先推出電動車。簽約之后,工信部副部長苗圩對此表示:“因為他們(指日產)有這方面的愿望,我們也有這方面的需求,所以雙方有這么一個合作。這一合作模式并不是排他性的!

        工信部的突然出手,對于長期以來主導新能源汽車的科技部顯然形成了影響。因為在工信部完成大部制整合之前,科技部才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主導力量!笆濉逼陂g(2001年~2005年),科技部為扶持企業(yè)搞新能源車的研發(fā),拿出了8億元資金給企業(yè)進行相關技術的研發(fā),而在“十一五”(2006年~2010年)期間,科技部則規(guī)劃繼續(xù)向節(jié)能和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課題投入資金11億元。就在工信部高調召開“2009中國電動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國際論壇”之時,科技部還在為推動國家盡快出臺針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優(yōu)惠政策鼓與呼。

        除了介入的時機、工信部介入的方式可能也讓科技部大感尷尬。在工信部本次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論壇上,其力挺日產的做法可能會讓一直以來鼓勵中國新能源汽車“自主發(fā)展”的科技部感到不滿,畢竟,研發(fā)氫燃料發(fā)動機技術出身的科技部部長萬鋼曾多次表示了對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突破上的期待,在萬鋼看來,中國的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完全可以也應該在全球的市場上與對手形成強者競爭、強者得勝、勝者通吃的格局。

      【編輯:劉霏
        ----- 汽車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