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電影賀歲檔變成了“葛優(yōu)檔”,陳凱歌、姜文、馮小剛三位名導的年度大作,都選擇葛優(yōu)當男一號,根源當然是葛優(yōu)非凡的票房號召力。據悉,《讓子彈飛》導演姜文說,“一部片子如果不‘優(yōu)’,那就不‘發(fā)’”;《非誠勿擾2》導演馮小剛也說,“只要有他,票房就會很高”;《趙氏孤兒》導演陳凱歌更說,“我看上的,就是葛優(yōu)的實在勁”。 目前葛優(yōu)的宣傳計劃至少要跟《趙氏孤兒》跑6座城市,《讓子彈飛》也得跑5座城市以上,在賀歲檔里,他和他自己打起了擂臺。
透過葛優(yōu)被“過度消費”的現狀,我們看到的是中國電影產業(yè)鏈的不健康生態(tài)。
第二個“葛優(yōu)”尚未誕生
根據娛樂產業(yè)研究機構藝恩咨詢聯(lián)合50余家平面及網絡媒體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演藝明星品牌資產大調查》顯示,近年來保持著一年一部重量級影片的葛優(yōu)正處在演藝生涯的高峰期,今年賀歲檔三部大片《趙氏孤兒》、《讓子彈飛》、《非誠勿擾2》都是領銜主演,可謂風頭正勁。絕對是中國影壇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實力派男影星。其中39%的受訪者認為葛優(yōu)幽默氣質突出,同時親和力也獲得20.1%的認可,這一組數據更超過了公認的喜劇大腕趙本山,幽默感排名全國第一。一貫的精品路線,讓葛優(yōu)保持著較好的美譽度和形象認同,雖然曝光率不高,但是葛優(yōu)在觀眾中的形象一直保持不變。
而年底打擂的三大導演都發(fā)話,“不能沒有他”。幾位大導演毫不諱言他們看重的是葛優(yōu)非凡的票房號召力!蹲屪訌楋w》導演姜文說,“一部片子如果不‘優(yōu)’,那就不‘發(fā)’”;《非誠勿擾2》導演馮小剛說,“只要有他,票房就會很高”;《趙氏孤兒》導演陳凱歌說,“我看上的,就是葛優(yōu)的實在勁”。 因為葛優(yōu)目前的宣傳計劃至少要跟《趙氏孤兒》跑6座城市,《讓子彈飛》也得跑5座城市以上。馮小剛很體恤葛優(yōu)的辛苦,“咱們不能把人給逼瘋了”。姜文更是把葛優(yōu)當成一張王牌,《讓子彈飛》除了爭取到葛優(yōu)在各階段的宣傳配合,還爭取到了葛爺的“金嗓子”——邀請他演唱影片的主題曲,這也是葛優(yōu)首次為自己主演的電影演唱主題曲。受高調《無極》之苦的陳凱歌近幾年一直特別低調,并建議《趙氏孤兒》的所有演員都要放下身段,只有談到葛優(yōu),陳凱歌才顯高調,認為他是真正的百姓影帝。
與葛優(yōu)受追捧的現狀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根本沒有第二位擁有絕對票房號召力的男演員,女演員更是集體“失語”。就算是最強的影視企業(yè)華誼兄弟,他們的“一哥一姐”也完全談不上票房號召力。
“如果按專業(yè)角度,要講演員的重要性,戲劇舞臺最重要,電影其次,靠編劇支撐的電視劇最不重要。但中國有個怪現象,戲劇界導演都很有名,演員集體沒名;電影演員待遇要比電視劇強很多,但是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幾乎沒有!北本┐髮W文化產業(yè)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就算是葛優(yōu),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夠,因此可以斷定,陳凱歌的《趙氏孤兒》肯定不以海外市場為主。“現在大片都是合拍為主,針對分類市場,投資方都會選用當地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來求取票房保證,從這點上講,國內演員機會更少。”陳少峰說,電影演員賴以成名的道路就是參演國際型大制作的影片,而多數情況下,國內演員機會很少。比如當年張藝謀的《英雄》,在主打海外市場時,就強調只宣傳李連杰一個人。而國內的演員教育機構如戲劇學校等,針對演員進入經濟領域的引導也極度缺乏。
“華誼兄弟具有像當年香港無線那樣的人才培訓能力,但最大的問題是,它的生產穩(wěn)定性不強,真正的好片子出得太少,藝人的機會還是不多!标惿俜逭J為,目前電影產業(yè)結構缺乏良性循環(huán)的機制,沒有一批優(yōu)秀的導演、演員、編劇,就沒辦法良性循環(huán),其中突出問題是導演和編劇陣營里的問題,“講故事能力差,缺乏底氣,就會依賴明星”。陳少峰舉例,當年橫掃全球票房的超大投資影片《泰坦尼克號》就全面選用新人,這對國人是一種啟示。
“根本原因是產業(yè)還不夠壯大,市場空間太小。即使中國電影100億元的規(guī)模,也無法跟好萊塢作為美國第四支柱產業(yè)的現狀相比,而市場不夠壯大,是無法培養(yǎng)和承載大批的名導、名星、名編的。”鐵佛說。現在商業(yè)電影的成功法則之一是“明星經濟”,其中的“明星”不僅指有名的演員,而是指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演員、制片人、編劇等的陣容班底。
票房導演集體“失語”
一些業(yè)內人士認為,中國電影導演在世界上有名氣的不少,但成名的途徑卻不是商業(yè)的路徑,從上世紀至今,通過國外各類藝術電影節(jié)博取名聲,仍然是國內導演“出位”的主要途徑,在現在電影產業(yè)向商業(yè)電影迅速轉型的趨勢下,很多導演跟不上這個步伐。換句話說,就是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很少。
陳少峰說,在好萊塢,一部商業(yè)電影的成功取決于三個要素,說穿了就是名導、名編、名星,這是好萊塢票房制勝的法寶。從這個意義上講,三位導演共同選擇葛優(yōu)也無可厚非,但也暴露了中國導演在商業(yè)市場面前的“自卑”!艾F在很多有名的文藝片導演都只能稱為文藝個體戶,他們把電影作為價值觀的一種表達方式,在老一輩的導演身上,這種思維方式尤其明顯!标惿俜逭f,而之所以新一代商業(yè)電影導演無法迅速崛起,根本原因是產業(yè)還不夠壯大,支撐著目前國內電影產業(yè)的仍是小公司居多,而眾多投資者為了獲利,求穩(wěn)的辦法之一就是只投資名導名公司,這樣基層的導演根本得不到機會。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