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猶豫和分歧中,滬綜指悄然縮量創(chuàng)出年內新高。盡管外圍市場的動蕩依然令A股投資者揪心,但在流動性“數字沖擊波”繼續(xù)發(fā)揮效應、上市公司一季度業(yè)績環(huán)比增長或超預期的“共振效應”支持下,A股的“中國強勢”在近期難以出現根本性逆轉。
一季度創(chuàng)記錄的4.58萬億新增人民幣貸款是市場認定“流動性”充足的依據,暫且不去深究是否有資金流入股市,僅是“4.58萬億”這個數字給市場的信心支持就已經體現在強勢向上的指數中了。
中國銀監(jiān)會主席劉明康1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上表示,一季度新增貸款風險可控。對今年而言,5萬億元新增信貸規(guī)模并不是上限,為了拉動實體經濟實現持續(xù)、較快發(fā)展,實現“保八”目標,銀行的任務仍很艱巨,但今年銀行業(yè)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額仍可實現“雙降”。當然,一季度“4.58萬億”的超常規(guī)投放肯定不是常態(tài),但“5萬億非上限”的表述起碼令市場對“流動性”效應減弱的預期進一步押后,“數字沖擊波”給予市場的影響暫時還難以消散。
不過,也需要提醒投資者,“流動性”在今年可能都不是負面因素,關鍵問題只是在于這股“數字沖擊波”到底能被市場放大到什么程度、什么時候邊際效應會逐步減弱。這里不妨主要關注幾點:一是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上的方向和力度;二是存量信貸資金的變化(不是新增信貸資金);三是9500億財政赤字導致的國債發(fā)行會對流動性產生何種影響。
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介紹,今年3月,中央企業(yè)的經營指標已出現明顯回升,利潤同比上升26%,環(huán)比上升86%。盡管對未來持“謹慎樂觀”的態(tài)度,但經濟的恢復可能超出人們的想象。事實上,在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公布后,“好于預期”、“出現積極變化”等相對偏暖的字眼頻繁出現在投資者面前。
不可否認,出現復蘇跡象的宏觀經濟面對于證券市場而言,最終將體現在上市公司的業(yè)績上。顯然,目前不斷傳出的“偏暖”消息,令市場對于一季度企業(yè)利潤環(huán)比出現可喜局面的預期在逐步升溫。不過,環(huán)比歷來容易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更何況去年四季度的基數很低,一旦一季度業(yè)績的環(huán)比增長幅度過大,那么二季度的環(huán)比數據自然難以再現如此樂觀的局面。但在悲觀預期來臨之前,市場還是會繼續(xù)進行樂觀預期的釋放過程。
近期盤面的最大特點是“小盤低價股行情”有過熱趨勢,“題材+概念”的資金推動行情再度被演繹得淋漓盡致,不斷有市場人士在提示此類個股的風險。但同時,以金融股為代表的大盤股依然“隱身”,市場上也時常傳出“風格轉換即將來臨”的聲音。
雖然預期的一致可能會壓縮大盤股群體或將出現的上漲幅度和時間,但面對已經顯然超過大盤股估值的“小盤低價股過熱行情”,大盤股群體自然會構筑一道“多頭防線”。而一旦“風格轉換”成為現實,大盤股的“權重優(yōu)勢”對指數會產生更為積極的影響。
未雨綢繆自然可取,但因噎廢食也不太明智。在關注可能出現變化的因素的同時,“且看且戰(zhàn)”的策略更適合當前市場。(記者 王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