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經(jīng)濟新聞 |
摘要:有一個朋友曾經(jīng)說過,想寫一本書,叫《山寨中國》。以后每遇到有“山寨”感的事件,我就想把它記下來,為這個朋友積累素材。昨天《廣州日報》報道,有藥店開始兼賣蔬菜水果雞蛋臘腸(只不賣海鮮和肉),走多元化經(jīng)營的路線,就給了我這樣的感覺,忍不住寫上幾句。
有一個朋友曾經(jīng)說過,想寫一本書,叫《山寨中國》。以后每遇到有“山寨”感的事件,我就想把它記下來,為這個朋友積累素材。昨天《廣州日報》報道,有藥店開始兼賣蔬菜水果雞蛋臘腸(只不賣海鮮和肉),走多元化經(jīng)營的路線,就給了我這樣的感覺,忍不住寫上幾句。
藥店的日子不好過,是醫(yī)改的結(jié)果。廣州實施醫(yī)保統(tǒng)籌門診以來,消費者選擇在社區(qū)醫(yī)院買藥,老百姓有了更實惠的選擇,藥店生意變得清淡了。受政策因素影響的藥店,把賣臘腸當作應對之路。
首先想到的是趙本山小品中的一句話,別以為你穿上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藥店嘛,別以為擺上臘腸我就不認識你了。如果藥店擺上臘腸就叫多元化,擺上中草藥秘制的臘腸就叫相關(guān)多元化,擺上進口臘腸就叫國際化,擺上換了包裝的臘腸就叫市場細分、專業(yè)化,我覺得市場營銷就該是一門最容易學習的學問。
如果說,藥店賣臘腸是權(quán)宜之計,是生存之道,是市井智慧,這樣的贊美就不為過。我家門口的社區(qū)藥店,其實也從來沒有停止這樣的努力,賣涼茶,賣化妝品,賣安全套———賣什么不稀奇,賣什么成功了才稀奇。
社區(qū)有藥店,有超市,現(xiàn)在藥店搶超市的生意,只是多了一個超市,少了一個專業(yè)藥店———藥品和臘腸擺在一起,怎么看也不專業(yè),“山寨”一詞久久盤踞在腦海中。一個山寨的超市,加上一個山寨的藥店,社區(qū)生活并沒有被改變多少,大家在苦苦思索生存之路,可是卻沒有從社區(qū)需求出發(fā)。
藥店做超市,不是沒有成功的先例,廣州人喜歡到香港的藥店進貨———比如萬寧,真正的相關(guān)多元化,走的是健康消費的路線,不僅賣能夠帶來健康的藥,也賣能夠帶來健康的其他商品。還有我們熟悉的屈臣氏,“個人藥妝護理店”是它的定位。還有我們熟悉的化妝品薇姿,就是“藥妝”,只在藥店中出售。藥店經(jīng)營上的多元化并不是創(chuàng)舉,關(guān)于如何多元,藥店可以賣什么,以及什么東西進藥店,其實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藥店沒有做藥店的義務,賣什么可以由市場決定,但藥店應該有不把藥品和臘腸擺在一起的義務。藥品和臘腸擺在一起,對雙方都是一種傷害。藥店沒有多元化的義務,生活卻需要多元化的藥店,擔心一股風,把臘腸吹進所有藥店,就不是一句“山寨”能夠解釋的了。也許我們只能期待資本介入藥店行業(yè),讓藥店可以走上品牌塑造之路,避免被臘腸山寨掉! 。ㄙ|(zhì)數(sh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