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警:樓市泡沫化沖擊實體經濟——中新網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久久艹视频一区

<rp id="exnmd"><video id="exnmd"></video></rp>
<ol id="exnmd"><strong id="exnmd"><td id="exnmd"></td></strong></ol>
    • <address id="exnmd"></address>
      <rp id="exnmd"></rp>
      <u id="exnmd"><option id="exnmd"></option></u>
    • <cite id="exnmd"></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專家預警:樓市泡沫化沖擊實體經濟
      2009年08月05日 10:08 來源:證券時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本報訊 銀湖宏觀金融論壇2009夏季會議昨日在深圳綜合開發(fā)研究院舉行。有關專家指出,中國經濟目前所面臨的最大風險是“二次緊縮”,而當前的股市和樓市都存在一定泡沫。

        經濟“二次緊縮”風險加大

        深圳綜合開發(fā)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憲法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出現“二次緊縮”的風險正在逐步加大。

        他分析認為, “二次緊縮”的風險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政府大規(guī)模刺激計劃,雖然短期內止住了經濟繼續(xù)下行趨勢,但也延長了產能調整的過程。因為在資金比較寬裕的環(huán)境下,企業(yè)自身調整的動力將會大大減弱。二是根據上一輪宏觀調控的經驗,政府投資支出對經濟的拉動效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呈遞減趨勢。一旦政府投資支出效應釋放完畢,宏觀經濟又會掉頭向下。三是異常寬松的貨幣政策可能會造成經濟體系內新的失衡,即以資產市場繁榮支持實體經濟的穩(wěn)定,或者說實體經濟的相對穩(wěn)定是建立在資產泡沫的基礎之上。

        劉憲法推斷,“二次緊縮”可能發(fā)生在2010年下半年。按季度經濟增長率計算,“二次緊縮”的深度可能在6%左右。“中國起碼最近兩年不會出現通脹風險,且不可能出現滯脹!眲椃ū硎尽

        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則表示,“去杠桿化”已趨于穩(wěn)定,出現金融危機第二波的可能性不大。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王慶也認為,經濟增長前景漸趨明朗。

        政策大調整的可能性不大

        劉憲法認為,觀察宏觀調控政策的轉向,主要看CPI和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一旦CPI由負轉正,M2增長率超過了30%,M1增長率超過了25%,央行就可能進行政策轉向,至少要進行政策調整。劉憲法初步判斷,第三季度以后,若經濟企穩(wěn)得到進一步確認,CPI的增長由負轉正,央行可能進行方向性的政策調整。

        劉憲法認為,目前宏觀調控政策處于既要防止通脹,又要防止通縮的兩難境地,所以不太可能出現大的政策調整,當前寬松的宏觀調控政策,至少要持續(xù)到11月,但可能會做適度的微調。

        王慶則認為,加息、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等調控政策在明年年中以前出現的可能性都不大。

        樓市泡沫沖擊力大于股市

        對于當前的房市和股市,各位專家的觀點大致相同:樓市和股市都出現很大上漲,資產價格出現泡沫。

        就影響來說,劉憲法認為,未來房市泡沫對實體經濟的沖擊要大于股市,房市泡沫破裂可能成為經濟“二次緊縮”的的導火索。

        王慶也是上述觀點的持有者。他認為,短期內房地產的迅速泡沫化,可能會帶來政策上的壓力。但房地產復蘇對經濟復蘇的作用巨大,短期內中國的房地產政策不會有大的變化。

        劉憲法認為,房地產泡沫還會繼續(xù)延續(xù),并可能形成比2007年更大的資產泡沫,同時與股市的上漲相互支持和推動,直到泡沫破裂。(胡學文 楊麗花)

      【編輯:李妍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