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四月物價和信貸數據 物價大幅下行壓力減小——中新網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久久艹视频一区

<rp id="exnmd"><video id="exnmd"></video></rp>
<ol id="exnmd"><strong id="exnmd"><td id="exnmd"></td></strong></ol>
    • <address id="exnmd"></address>
      <rp id="exnmd"></rp>
      <u id="exnmd"><option id="exnmd"></option></u>
    • <cite id="exnmd"></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解讀四月物價和信貸數據 物價大幅下行壓力減小
      2009年05月12日 08:44 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專家認為短期內通縮壓力仍大于通脹

         國家統(tǒng)計局11日公布,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連續(xù)第三個月同比負增長。專家認為,食品價格回落和翹尾因素影響是CPI降幅擴大的主要原因,物價大幅下行的壓力正在縮小,但短期內通縮壓力仍大于通脹。

        食品價格繼續(xù)回落

        數據顯示,4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3%,非食品價格下降1.5%。但從環(huán)比來看,食品價格下降0.8%,非食品價格環(huán)比降幅并不明顯。翹尾因素方面,由于去年4月CPI漲幅反彈至8.5%,帶動本月翹尾因素的負拉動達到1.9%。但未來兩月翹尾因素對CPI的負拉動分別為1.5%和1.3%,影響逐步縮小。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認為,4月份食品價格環(huán)比回落的主要原因是豬肉價格走低。如果扣除豬肉價格,4月其它食品價格則小幅環(huán)比回升。預計未來豬肉價格還有一定下跌空間,其它食品價格可能輕微上漲。

        但是,渤海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豬肉價格目前已經超跌,未來將逐步企穩(wěn)回升,帶動CPI降幅逐步縮窄。

        東方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高義認為,經測算4月份非食品價格環(huán)比回升0.1%,其重要原因是國家發(fā)改委在3月25日上調了成品油價格,對4月份的非食品價格產生顯著影響。而高善文則認為,4月份非食品價格環(huán)比止跌回升,一方面是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以及房地產市場回暖的影響,另一方面不能忽視季節(jié)性因素影響,不能輕言非食品價格已進入回升通道。

        央行發(fā)布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指出,目前的價格下行壓力主要來自國際市場價格下行壓力的傳導以及國內物價下行預期的存在。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國內經濟回暖和貨幣信貸較快增長有利于抑制價格下行,全球經濟下行的緩和表明物價大幅下行的動力已經受到抑制。

        高華證券發(fā)布的研究報告認為,經季節(jié)調整后,4月份CPI環(huán)比增長0.1%,雖然慢于3月的0.4%,但仍明顯高于一季度平均水平,這與實體經濟增長趨勢的反彈一致,預計未來幾個月CPI和PPI將延續(xù)反彈勢頭,通縮壓力將在下半年消失。

        甲型H1N1流感影響幾何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張永軍認為,結合統(tǒng)計局公布的旬度農產品價格分析,4月份豬肉價格回落不排除受到了甲型H1N1流感初期蔓延的影響。除了食品價格,甲型H1N1流感還有可能造成航空客運、旅游價格一定幅度下降,并對國內消費需求帶來不利影響。但從整體上來說,類似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病疫情對物價的影響較為輕微和短暫。

        高善文指出,從歷史經驗分析,甲型H1N1流感對物價的影響并不顯著。目前防通脹為時尚早,整體來說通縮壓力仍大于通脹,但通縮壓力并不嚴重。當前政策重心應該放在保持宏觀經濟好轉趨勢的持續(xù)性上。

        《財經》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則認為,受需求疲弱和疫情的影響,未來通縮壓力有上升的可能。甲型H1N1流感將進一步抑制物價的上漲,疫情對貿易、投資和旅游的影響將隨時間的持續(xù)逐漸顯現(xiàn),豬肉價格未來不排除繼續(xù)下降的可能。

      【編輯:楊威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