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縐掑悗 欏甸潰鑷姩璺寵漿鑷?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涓柊緗戦欏?/a>
鎮(zhèn)ㄥ彲浠ュ幓榪欓噷鐪嬬湅~
|
日前,國家金融監(jiān)管部門高層人士不斷批評一些商業(yè)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所引發(fā)的問題。記者連日來在本市多家銀行網(wǎng)點看到理財產品的宣傳海報依然醒目,一些曾被指責的做法仍然是行業(yè)銷售的“潛規(guī)矩”。 混淆產品概念 夸大收益水平 市民馬先生日前向本報記者反映,他在本市一家大型銀行買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剛剛到期,沒有達到銀行當初宣傳的收益水平。當他追問投資收益水平詳情時,銀行窗口人員只在電腦上快速按了幾個鍵后表示該結果無誤,但這種不清不楚的解釋令馬先生非常不滿。而記者采訪了解到,本市已經有數(shù)家銀行出現(xiàn)了針對理財產品的投訴。 在暗訪中,多家銀行的銷售人員對人民幣和外幣理財產品的投向和風險介紹不清,只是強調高收益。有的產品標榜的預期收益率竟然到了25%,但是業(yè)內人士指出,真正實現(xiàn)25%的收益率的概率極低。有的產品在宣傳中混淆了“年收益率”和“累計收益率”的概念,某三年期理財產品“累計預期收益率10%(年預期收益平均為3.3%)”,宣傳時卻用“三年期產品收益10%”的用語,使人們誤以為該產品“預期年收益水平為10%”。此外,有市民反映一款“非本金保證型”產品用“保本策略型”作宣傳,而在細節(jié)條款中銀行卻用了“本期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僅供客戶參考,并不作為銀行向客戶支付理財收益的承諾”的表述,這意味著本想購買一款無風險的產品,卻被誤導購買了有風險的產品。 實際收益難料 理財風險不小 業(yè)內人士指出,很多市民對理財產品特性了解不多,實際上無論是外資銀行還是內資銀行,無論是大型銀行還是中小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都有一定風險。 很多銀行理財產品宣傳材料中關于收益的概念繁雜。真實的情況是所謂的最佳收益率和預期收益率并不等于實際收益率。對于“保證收益理財計劃”和“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只能獲得合同承諾的收益,而一些“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是高風險投資產品,投資者的本金可能會因市場變動而蒙受重大損失。此前國內銀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一般年收益率為3%至4%,外匯產品一般年收益率在5%左右。盡管一些“打新股”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目前預期收益水平較高,但若趕上股市振蕩,此類產品也是具有相當大的風險。 此外,許多產品設計本身有風險。例如,一些中外資銀行紛紛推出跨市場操作的外匯理財產品,銀行預先設定一個價格波動區(qū)間,當實際價格落在這個區(qū)間內投資者可獲得收益,如果超過這一區(qū)間,外匯理財收益有可能為零。 銀行追求業(yè)績 忽視客戶利益 由于誤將銀行理財計劃產品當做高收益的定期存款,越來越多的退休老年人和一些抗風險能力低的人士傾盡財力加入購買者行列,監(jiān)管部門已經多次要求商業(yè)銀行以通俗的語言和適當?shù)呐e例對各種風險進行解釋。 記者了解到,許多銀行往往無法保證執(zhí)行這些規(guī)定。銀行只是對窗口人員進行了簡單的培訓,只有一些高級客戶經理才能對產品特性做出一定的分析和判斷。此外,一些銀行在銷售理財產品計劃的任務指標下,光追求銷售業(yè)績,而忽視了對客戶的服務。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近日曾痛批中國理財市場的五大問題,其中就提到目前國內專業(yè)人才短缺,許多客戶經理把代客理財?shù)韧诋a品營銷,沒有培養(yǎng)起忠于客戶、對客戶負責的理念。一些金融專家也紛紛呼吁銀行不能過分追求短期經濟利益,而應嚴格執(zhí)行管理規(guī)定。(記者:劉英潮) |
|
|
|||
|
10縐掑悗 欏甸潰鑷姩璺寵漿鑷?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涓柊緗戦欏?/a>
鎮(zhèn)ㄥ彲浠ュ幓榪欓噷鐪嬬湅~
|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