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少紅和新版《紅樓夢》——中新網(wǎng)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久久艹视频一区

<rp id="exnmd"><video id="exnmd"></video></rp>
<ol id="exnmd"><strong id="exnmd"><td id="exnmd"></td></strong></ol>
    • <address id="exnmd"></address>
      <rp id="exnmd"></rp>
      <u id="exnmd"><option id="exnmd"></option></u>
    • <cite id="exnmd"></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如何看待李少紅和新版《紅樓夢》

      2010年08月05日 14:49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隨著新版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的播出,似乎一夜之間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了無數(shù)的“紅學家”,大家都樂此不疲地對其指瑕剔疵,各種各樣的聲音之多如沖垮堤壩的潮水……瀏覽各類評論報道,似乎扔“板磚”,表示不滿者居多。這讓導演李少紅的神經實在承受不住,在電視臺一檔專題節(jié)目中她幾乎情緒失控,為之傷心不已。

        李少紅導演對這部新版《紅樓夢》的制作態(tài)度是非常認真、嚴謹、執(zhí)著的,無論它的播出效果如何,但值得肯定的是這不是一部粗制濫造之作。這里我不想詳談它的得失。我想說的是,我們處在這么一個眾聲喧嘩的時代,由于傳播手段的高度發(fā)達和多樣化,加之電視機又是多種媒介中普及率最高的強勢媒體,因此一部電視劇播出后引起大家的議論評說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也是時代的巨大進步。今天的人,需要學會敬畏媒體,又要學會理智、客觀地看待媒體。林子大了什么鳥兒都會有,它們都要發(fā)出自己的叫聲。如果你只喜歡聽喜鵲、百靈叫,而不喜歡聽烏鴉和貓頭鷹叫,那就是自尋煩惱了。從另一個角度說,大家都眾口贊揚,未必是好事。當下各種作品討論會很多,作者聽到的全是美譽之詞,但這類作品偏偏又是幾乎連贊揚者自己都不看的“偽大作品”。 “世上誰人不招罵,世上誰個不罵人”,更何況現(xiàn)代人“罵人”手段隨著科技發(fā)展與時俱進。既如此,我們就得學會擴張自己的胸懷,鍛煉我們的神經,否則,你就要天天想著跳樓。

        拍《紅樓夢》這樣的經典名著,實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因為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種《紅樓夢》,即使是同一個人因閱歷的變化,在人生各個階段對《紅樓夢》也會有不同的閱讀體驗。面對電視機前的各個不同層面的受眾,要拍出一部把大多數(shù)人都吸引到屏幕前的電視劇來,且讓大家都叫好,幾乎是天方夜譚。眾口難調,世界上有無一位天才的大廚,能做出一道讓人人都食而不厭的菜來?另外,在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中,《紅樓夢》是最難影視化的一部。因為,它不像其它幾部,有緊張曲折的戲劇情節(jié),有那么多刀光劍影的打斗場面,人物性格特征也更為扁平化,這些元素都更適合于以視覺沖擊來征服受眾的電視劇!都t樓夢》作為小說藝術,都高過其它幾部。但它典雅優(yōu)美到極致的文字,復雜而微妙的人物關系,靠內在神韻和氣質來體現(xiàn)的人物個性,都幾乎很難用畫面來傳遞。要求今天玩MP3、看動漫長大的“80后”、“90后”女孩,演出古代仕宦人家閨秀的貴族氣質,也幾乎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我們就不必苛求。李少紅最大的失誤或許是忽視了編劇這個至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尋找演員在其次,她首先應該用最大的精力來物色一位文學造詣極深,同時又深諳電視媒介特征和受眾審美需求的編劇。因為把一部經典名著改編為電視劇,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電視是玩不了“深沉”的,誰口口聲聲強調要“忠實”原著,那就請他去讀原蓍去。坐在書桌前讀書,與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心理、心境和精神期待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貌似經典維護者,其實對現(xiàn)代各種媒介手段的特征一竅不通!皠”荆瑒”,一劇之本”,這句老掉牙的話,仍然是一句沒有過時的話。有了好的劇本,李導就事半而功倍了。朱蘇進原是一位很有才情的小說家,現(xiàn)在進入影視界,又把電視媒介玩得得心應手。他編劇的新版《三國》,我一集不拉地看完了。一句話, 好看!不過,無論如何,李少紅用一部新版《紅樓夢》電視劇,讓大家又來關注中華民族的這部優(yōu)秀經典,目的就已經達到。其普及經典之功連百家講壇的學者教授也自稱不及。真正熱愛《紅樓夢》的受眾,想領悟它的神韻和精神,想享受曹雪芹給我們提供的語言盛宴,那就靜下心來去讀原著去吧。什么樣的新的傳播表現(xiàn)手段,也代替不了原著。

      參與互動(0)
      【編輯:張中江】
        ----- 文化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