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空想象的魔幻、奇幻、玄幻小說風靡一時,具有科學依據(jù)的科幻小說創(chuàng)作卻淪為“小圈子游戲”,當代中國科幻小說讀者群與作者群的萎縮令人憂慮。
近日,2006年度中國科幻文學最高獎——“銀河獎”在成都頒發(fā),業(yè)余科幻作家劉慈欣以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獲得“科幻特別獎”。多年從事科幻小說創(chuàng)作的劉慈欣在我國科幻文學界頗有名氣,但在大眾視野中他的名氣顯然無法與其他文學類型創(chuàng)作者中的優(yōu)秀人物相提并論,而他的連續(xù)8次獲獎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內科幻小說作者群體的競爭力不足,這種難以回避的尷尬與科幻小說這一門類在當代國內文壇被邊緣化直接相關。
以上海為例,連一些“科”字號的出版社近年也不出科幻小說了。上?茖W普及出版社社長陳紀寧告訴記者,該社前兩年還出版過當代國外與國內的系列科幻佳作,但反響一般,原先的科幻讀者被魔幻、奇幻類小說分流了。
著名作家葉永烈雖然早已離開了科幻文學圈,但他上世紀下半葉在科幻小說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至今仍是難以逾越的標桿,1961年創(chuàng)作、1978年首次出版的《小靈通漫游未來》首印數(shù)便達到驚人的300萬冊,成為一代人無法磨滅的兒時記憶。他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可否認,魔幻文學也是文學的一個品種,但在網絡時代,速成的魔幻、奇幻、玄幻小說取代了科幻小說的地位,其中有些幾乎是網絡游戲的翻版,吸引了許多年輕人。而須兼具科學素養(yǎng)、文學功底、幻想力三要素的科幻小說人才本來就難得,在不景氣的大環(huán)境下自然愈加凋零。葉永烈告訴記者,他剛從美國回來,發(fā)現(xiàn)那里的科幻小說還是很熱,只見書店里整排整排地擺放著。他認為這與國家的科學氣氛和國民素養(yǎng)都有關系,我們現(xiàn)在強調科學發(fā)展觀,科幻小說的興衰及其原因也應該引起人們的關注。 李菁 G譼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