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不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家園被毀,許多文物古跡也深受重創(chuàng)。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汶川大地震已經(jīng)造成四川省境內(nèi)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損失,都江堰、青城山等著名文化景區(qū)許多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損毀,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彭州領(lǐng)報修院、姜維城古遺址等也未能幸免。
在都江堰采訪時,筆者曾親眼目睹震后的二王廟:山門被震毀,青瓦全部從房頂?shù)洌皇O嘛埡篝~骨一樣的房梁和屋椽;泥石流挾裹著樹枝和敗草沖到山下,把寺廟里的房屋徹底掩埋。很難想象,這是怎樣一場災(zāi)難讓經(jīng)歷數(shù)百年風霜不倒的古跡頃刻間淹沒;也很難承受,這些文物古跡曾經(jīng)承載了無數(shù)人的心愿和寄托。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來喜歡講天人合一,為了表達與自然的親近,人們總把最有文化內(nèi)涵的建筑建在高山之巔或大川之畔。在青城山上、都江堰邊和峨嵋山頂,我們都能看到許多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但人們越是親近自然,越容易受到自然的傷害。許多文物、古建由于年代久遠,防御自然災(zāi)害的能力本就不足,加上位置多在高山深谷,更難以抵擋此次地震和泥石流。
其實,幾千年來,不僅中華文化歷經(jīng)劫難,見證種種劫難的許多文化遺址也早已傷痕累累。例如,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之一的都江堰安瀾索橋雖然建于宋前,但明末就已毀于戰(zhàn)火,重修之后在1933年又因地震被毀;為紀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二王廟明末毀于戰(zhàn)亂,清朝重修,民國時期又毀于大火,再次重建后又在此次地震中被毀壞。
建而被毀,毀而重建,自然總以其無情的力量摧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總是破壞人們對更高層次精神生活的追求,但中華民族并沒有屈服,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也從未因此斷絕。
上溯三千年,在川西這片富饒的土地上,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曾和中原文化一起盛極一時,也曾創(chuàng)造出青銅文化和金玉文化兩個高峰。后來,雖然因洪水或者戰(zhàn)爭等原因被毀,但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仍在,文化的基因仍在,至今仍熠熠生輝、澤被后人。
自然無情,生命頑強。這種頑強不僅是精神上的,更應(yīng)是行動上的。通過這次地震,我們應(yīng)該更加認識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今后,我們要在古建保護中建立容災(zāi)機制,時刻考慮災(zāi)害發(fā)生的可能;另外,除了對已有文物進行加固外,還可考慮通過“文物代管”等方式,將可移動的珍貴文物集中管理以實施有效保護。
地震雖然毀壞了一些珍貴的文物,但卻沒有毀滅我中華文化堅韌不屈的精神,更沒有毀滅我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只要我們的人還在,只要我們的文化還在,橋斷了可以修,房倒了可以建。精神不死,文脈永存,這些遺跡所代表的文化仍可歷經(jīng)劫難,生生不息。(周龍)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