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愈托名“科舉”不是單純“復古”
在任先生的心里,科舉的“科”,應該是“科學”的意思,科舉的“舉”,應該是“舉薦人才”的意思。
前國家圖書館館長、北京大學著名教授任繼愈先生于2009年7月11日仙逝了。任老師生前曾撰文認為:科舉考試制度值得借鑒。科舉者,早在一百多年前(1901年)作為封建垃圾被歷史的潮流淘汰,大作家吳敬梓曾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儒林外史》把這一制度批得體無完膚,任繼愈替科舉“翻案”,難道是單純的復古嗎?
中國古代每一次改革,倡導者常!巴泄鸥镄隆保ト肆⒀。按現代人的話說,就是打著圣人的旗號鬧革命。任先生是大師,當然不會迂腐到如孔乙己般退回到“科舉”社會中去,他的所謂借鑒“科舉”,實則是倡導一場教育革命。毋庸諱言,科舉曾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到清朝發(fā)展到“八股”,才成為了阻礙社會發(fā)展的頑癥。對待“科舉”,如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在繼承中求發(fā)展,是任先生生前研究的一個課題。
在任先生的心里,科舉的“科”,應該是“科學”的意思,科舉的“舉”,應該是“舉薦人才”的意思。任先生的“科舉”改革,實則是倡導建立起一種全新的“科學舉薦人才體系”,在這個體系里:“濫竽充數、不合格的學校及不合格的導師將自行消失”,“培養(yǎng)研究生不再規(guī)定畢業(yè)年限,學校只發(fā)給在校學習年限的證書,各校不再授予學位。研究生學完應當達到的學分,可以報國家的科舉考試,一次考試不中,還可多次再試,只是不能繼續(xù)在校學習”, “國家不再設博導”……任先生未完成的“科舉”體系,是對當前弊端重重的大學教育制度之強烈挑戰(zhàn)。
任繼愈先生去世了,全國各地的人們紛紛悼念之。其實悼念哲人的最好形式,不是送紙錢花圈,也不是悲傷哭泣,而是繼承他未竟的事業(yè),把他的思想發(fā)揚光大。孫中山先生逝世前曾留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此話是前人送給后人緬懷的普遍真理。錢學森曾慨嘆:“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fā)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yǎng)科學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币蚨,如何深化中國教育改革,才是我們悼念任繼愈的最好形式。
孫玉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