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拓“冷待”周汝昌? 牽強甚或無聊——中新網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久久艹视频一区

<rp id="exnmd"><video id="exnmd"></video></rp>
<ol id="exnmd"><strong id="exnmd"><td id="exnmd"></td></strong></ol>
    • <address id="exnmd"></address>
      <rp id="exnmd"></rp>
      <u id="exnmd"><option id="exnmd"></option></u>
    • <cite id="exnmd"></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鄧拓“冷待”周汝昌? 牽強甚或無聊
      2009年08月14日 18:04 來源:羊城晚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鄧拓冷待周汝昌”辯

        在《我與胡適先生》(漓江出版社)一書中,周汝昌講了他和鄧拓“交往”的經過。1954年冬,批判俞平伯的運動日益深入,作為人民日報一把手的鄧拓,派人請周汝昌來。有兩個細節(jié),一個是鄧拓派車來接周汝昌,他卻已經騎著自行車先行出發(fā)了,接周的車撲了空。“那時北京城里根本沒有幾輛汽車,黑色轎車都是要人乘坐的,神氣無比。”到了鄧拓辦公室,“兩張沙發(fā),當中一個茶幾式小桌,桌上一個大碟子,碟內堆著很高的散裸的中華香煙,這是彼時最高級的煙了。他讓我一支煙在手,并且親手為我用打火機點了煙。我深知這實在是特殊的禮遇。”

        鄧拓夸獎了周汝昌的“紅學成就”,“提到了毛主席”,同時約請周汝昌寫批判俞平伯和胡適的文章,并在文章中做一些自我批評。

        周汝昌按指示寫了文章,但是,“不待說,那是水平不夠的,尤其是自我批評的部分,更顯薄弱!薄斑@大約讓鄧拓非常失望,我成了一個‘不可教也’的孺子!敝芪恼f,“鄧拓對我不滿,證明來源于一個事實”:上世紀60年代初,籌辦紀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時,文聯(lián)舉辦盛會,周恩來和鄧拓都參加了。會后,“眾演員圍上了周總理,請示意見!薄拔覀円恍∪喝嗽趪劊虚g是鄧拓。我想起了他當年的友善熱情,便上前招呼,并怕他已不認識我了,自報了姓名。他聽后,將眼抬起,望了我一下,頭部微微一動———似點頭未點頭,此外無一回報,包括面色與言辭。我自討了無趣,悄然退出了那里!

        這篇文章的開頭說,“文革”初期,作者在“牛棚”中受審,有人朝他吼道:“看看你交往的,可有一個是好人!”于是,周“檢點平生”,想寫寫他所“交往”與“認識”的非壞人,以至好人。于是寫到了鄧拓。

        想想文中流露的情緒,再聯(lián)系到鄧拓在“文革”中的遭遇,不能否認周老先生有冷嘲熱諷之意。只是這種冷嘲熱諷是否站得住腳,卻有待分析。他說鄧拓對他的文章不滿,如果只是說說倒也罷了,但舉出的那個例子,實在讓人感到并不能支撐這樣一個論斷。

        首先說鄧拓會不會不滿?會,也可能不會。發(fā)動對俞平伯的批判,目標對著的卻是他身后的胡適,以及留在大陸的一大批深受胡適影響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鄧拓是否認同這種批判,已無可考證。須知,對胡適有成見的,是鄧拓的上司,作為下屬,他一定要傳達上面的精神,并做出認真執(zhí)行的樣子。如果說鄧拓的確在故意冷落周,那么這種冷落可以解釋為與上司保持一致。他的上司明顯看不上的一群人,他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過度熱情,這與對他的文章滿意與否無關。

        再說鄧拓當時的處境。上世紀60年代初,先是全國性的大災荒,再是階級斗爭論甚囂塵上。鄧拓作為國家高級官員,深深地卷入了這一次次動蕩之中。1961年到1962年之間,他操刀《燕山夜話》,對當時“左”的錯誤和不良作風有所批評和諷刺,而此后當權者重提階級斗爭論,不能不說是受到了鄧的某些刺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鄧拓過得并不舒服。他瞻前顧后,自顧不暇。在事隔六七年之后,他是否還會因周汝昌這樣一件事而耿耿于懷?

        有一些事,當事人覺得合情合理,深陷自己的邏輯。不管這種邏輯出于敏感也好,偏執(zhí)也罷,但在旁觀者眼里,卻覺得牽強,甚或無聊。

        □ 王國華

      【編輯:張中江
       
      請您登錄/注冊后發(fā)表觀點!  進入社區(qū)  查看評論>>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