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聞從今年開始,文化部將開展首批全國重點美術館的評估工作,并對重點館將給予優(yōu)先的政策和經費的支持,而且將制度化,每三年評選一次。這實在是一個好消息。
評估當然會有許多條件,諸如幾大功能全不全,其中包括硬件建設的展廳要求,公共服務空間、藏品規(guī)范保護所需的種種硬性要求。另外,自然對有關人員也提出要求,包括領導班子素質、能力,特別是展覽策劃水平、學術性及年開放時間、績效率、社會效益和規(guī)章、規(guī)劃等等軟件建設的衡量標準。
對于評估條件中“年收藏經費總額不低于300萬元”一條,我覺得可能使許多地方館失去參評資格。中央的館愁的也許不是經費,因為上面認為你重要,口袋里有錢,一個批示就劃過去了。這條硬杠也許考驗的是地方財政、地方政府。說白了,地方美術館要中央財政支持,地方上你先要配套、多投入。這對于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不是問題。上海人擔心上海美術館年收藏經費只有200萬元可能評不上,空擔心,300萬難不倒大上海,而且上海早應該給上美增加收藏經費了。據(jù)我了解,上美辦館定位當代藝術原因之一是經費不能與上海博物館比,不過一個零頭而已。浙江美術館年收藏經費1000萬元,寧波美術館固定經費加專項申請收藏經費也在300 萬元以上。深圳三個館:深圳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都超過了這個底數(shù)。其實這個數(shù)也買不了大名家的作品,而大名家之作目前得靠社會捐贈。
說到捐贈,我覺得與其硬性規(guī)定300萬元底線,不如把近年來接受捐贈的作品也估價算其自創(chuàng)的收藏經費,倒可以把數(shù)字再提高(一些館的受贈作品價值大于收藏經費)。這樣就把人的因素也考慮進去了,能鼓勵積極性。國家的錢是納稅人的錢,這些錢給了工作努力、成績出色的美術館,自然他們的積極性會更高。
此外,獎勵不該分館大館小,所謂重點館不應該全是綜合性的大館,那些雖小而實實在在辦得不錯的名家館不應受到忽視。國家的錢大家有份,政策傾斜要合理。至今全國的美術館學會還沒有名家館的名分,名家館自己有個聯(lián)會,經費自然少得可憐。我想為名家館呼吁一下,其中特別是名家家屬辦的民營館更應該得到幫助和支持。民營館產生的社會效益同樣值得重視。文化部旨在“通過標準的制定促進公眾對美術館發(fā)展的認同,避免美術館的盲目建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真正發(fā)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作用”。名家館當不在盲目建設之列,它們所發(fā)揮的作用不可低估。
盧 炘(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畫名家館聯(lián)會秘書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