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南京”商丘: 太祖趙匡胤“龍潛之地”——中新網(wǎng)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久久艹视频一区

<rp id="exnmd"><video id="exnmd"></video></rp>
<ol id="exnmd"><strong id="exnmd"><td id="exnmd"></td></strong></ol>
    • <address id="exnmd"></address>
      <rp id="exnmd"></rp>
      <u id="exnmd"><option id="exnmd"></option></u>
    • <cite id="exnmd"></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宋朝“南京”商丘: 太祖趙匡胤“龍潛之地”
      2010年02月01日 14:55 來源:天津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水滸傳》中一共兩次出現(xiàn)“南京”這個地名,一次在第二回,魯智深在酒店里見到金翠蓮父女,問道:“你兩個是哪里人家?為什么啼哭?”金翠蓮回答說:“ 奴家是東京人氏,因同父母來渭州投奔親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第二次在第十三回,晁蓋回答雷橫的話說:“(外甥王小三)四五歲時隨家姐夫和家姐上南京去住,一去去了十數(shù)年!边@里提到的“南京”,都是指今天河南省的商丘,和江蘇省會南京市沒有任何關(guān)系。

        商丘在今天已經(jīng)不算大城市,但在古代,尤其是五代到北宋,則是除東京開封和西京洛陽之外的第三大城市。為什么這座城市在北宋如此重要呢?這還得從太祖趙匡胤當歸德節(jié)度使說起。趙匡胤本是后周皇帝柴榮的大將,柴榮臨終前,任命他當了殿前都點檢,也就是禁軍的總帥。柴榮死后,只有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承帝位,純粹是個擺設(shè),真正掌握權(quán)力的,應該是朝中的老臣。柴榮于顯德六年(959)六月駕崩,七月,小皇帝柴宗訓就下了一道圣旨,命趙匡胤“領(lǐng)歸德節(jié)度使”。歸德軍節(jié)度衙門設(shè)在當時的宋州,就是今天的商丘。趙匡胤當時擔任著殿前都點檢,又加領(lǐng)歸德節(jié)度使,雖然表面上看是增加了一份榮譽,卻意味著他必須用一定的時間到商丘去打點軍府事務,不可能完全呆在開封。聰明透頂?shù)内w匡胤似乎預感到了某種不祥,他認為很有可能是受顧命的老臣范質(zhì)等對他產(chǎn)生了疑忌,想分散他的軍權(quán),所以不到半年的時間,便發(fā)動了陳橋政變。

        古人很講究“龍潛”,趙匡胤以歸德節(jié)度使起家,商丘當然就成了“龍潛之地”,即大宋朝的發(fā)祥地,意義非同尋常。不過趙匡胤在世時沒把這些當成多大的事,直到真宗景德三年(1006)二月,才因趙匡胤曾受群臣尊號為“應天廣運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將原本還叫宋州的商丘改名為應天府。此時距宋朝建國已經(jīng)過去了四十六年。到了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真宗封泰山、祠后土、祭老子祠都折騰完了,于是決定將應天府再次升格,建為南京。這不是個輕易的決定,與此相關(guān)的事務和耗費都很多,既然叫“京”,其規(guī)格就得和東京開封相“匹配”。真宗祭老子祠還沒回到開封,便下旨先修建一座歸德殿,作為新南京的主殿,接著規(guī)劃京城和宮城。就這樣,商丘就由應天府又改叫做“南京”!端疂G傳》的故事發(fā)生在徽宗宣和年間(約1120至1122之間),這時 “南京”已經(jīng)被宋朝人叫了一百多年了。

        真宗在修建南京的同時,還下旨追贈當年太祖皇帝的幕僚勛舊,這種特殊的恩禮可以轉(zhuǎn)讓給他們的子孫。另外,還特地在這里修建了一座道觀,叫做南京鴻慶宮,用來安放和供奉太祖皇帝、太宗皇帝的“御容”?梢韵胂,北宋時的南京也是非常壯觀繁華的都市。如果拿清朝打比方,宋朝的開封相當于清朝的北京,而南京商丘則相當于清朝的沈陽。

        在“京”一級的行政區(qū)里做官,是不是可以住進皇城歸德殿呢?那可真是開玩笑了。歸德殿只用來供奉太祖、太宗,絕不可能讓地方官員們胡亂進出,否則就是“僭越”。在這里當一把手的人,級別和東京開封府尹相當,比一般州郡的知州、知府要高得多。咱們比較熟悉的晏殊、歐陽修、張方平、葉夢得等人,都曾擔任過南京的最高行政長官,其余不太熟悉的,后來也大多升到副相的高位。當時這里是最適合人居的優(yōu)雅城市,有些宰相退休,也選擇在這里度過晚年,如與范仲淹同道改革的杜衍、本地人張方平、浙江人趙概等,都長期在這里生活居住。

        可能有人會問: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首都才對呀,怎么會有兩個呢?宋朝的“京”還不止兩個呢,還有西京洛陽(當時又叫河南府), 北京大名(當時又叫大名府),一共四個京呢。除了東京開封府外,其他三京都叫“陪都”,也就是給京師做陪伴的京都。這種制度早在唐朝就有了,唐朝前期有兩都,即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甚至科舉考試都分別在兩京同時舉行。其后因李淵起家于晉,遂增太原為北京。安祿山反叛后,唐明皇逃到成都,所以成都也曾一度改為南京。和宋朝同時的遼、金也都不止一京,即使到了明朝,還是兩京制呢,明成祖朱棣遷到北京后,稱原來的都城金陵為南京,于是江蘇南京這個名稱才使用至今。清朝的科舉也是在北京和南京兩地舉行,只不過不再把南京定格為“京”罷了。

        還回到宋朝的陪都來說:唐朝滅亡后,洛陽都城的優(yōu)勢已經(jīng)不復存在,宋朝為什么又把它定為西京呢?首先,趙匡胤出生在洛陽的夾馬營,是真龍?zhí)熳咏嫡Q的祥瑞之地,這理由還不充分嗎?趙匡胤建國之后,原本是想把京城遷到洛陽去的,但因為當時戰(zhàn)事擾攘,西北軍閥又比較強悍,為防備萬一,大臣們阻止了這個動議;其次,洛陽是開封的西部重鎮(zhèn),在軍事上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再次,古人認為最適合埋葬的北邙山也在洛陽境內(nèi),宋朝的皇帝陵群就選在了洛陽所屬的鞏縣(今河南鞏義);再次,“峻極于天”的中岳嵩山也在洛陽境內(nèi),所以“ 西京”可謂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宋朝的北京知名度不如西京高,它是仁宗慶歷二年(1042)才正式開始興建的,宮城的規(guī)模比南京還要大,皇城周長三里一百九十八步,京城周長四十八里二百零六步。城四周共開了十七個門。因為它已經(jīng)是“京”,所以流經(jīng)此處的那條河就叫“御河”了。為什么要在這里建個陪都?也有幾個原因:第一,真宗在位期間和契丹關(guān)系緊張,曾不止一次御駕親征,都“駐蹕”在這里,本身就具備了“行宮”的基礎(chǔ);第二,慶歷年間,宋朝與契丹最終達成了和解,兩國都承諾不再興兵打仗,為了彰顯和諧,在靠近北部的軍事重鎮(zhèn)建陪都,豈不是更能昭示宋朝的誠意?

        李之亮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