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趙子龍故里之爭,究竟圖個啥?
一部《三國演義》,寫活多少風流人物,留下多少佳話,如今又出現(xiàn)了多少三國名人故里之爭。前些年有孔明的襄陽、南陽之爭,眼下又發(fā)生了趙云的臨城、正定之爭。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常山趙子龍身為“五虎上將”,英勇善戰(zhàn),義氣千秋,是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此等人物,故里到底是臨城,還是正定?
河北臨城縣說:趙云乃本縣人氏!去年6月8日,河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公布,“臨城趙云故里傳說”名列其中。6月15日,臨城縣政府在其《政府工作報告》中稱,正式啟動“趙云文化廣場建設(shè)”。7月5日,臨城縣委宣傳部長對媒體表示:“趙云確系河北臨城縣澄底人。”
臨城激怒了正定。正定縣多年來一直以“趙云故里”自居,該縣文物旅游局副局長張國清回應(yīng)說,絕對不會放棄“趙云故里”,所謂“撼山易,撼趙云故里難!”9月4日,正定縣委、縣政府媒體《正定風采》發(fā)表一篇言辭激烈的社論稱,臨城縣“堵門罵陣、欺人太甚,觸犯了‘趙云故里’這道不可逾越的底線!如果有大量史志依據(jù)的這張石家莊城市名片,因為屈從而旁落,或者因為‘那僅是傳說’的欺人之談而自覺自欺、掩耳盜鈴,那么這一代人將愧對祖先、無顏當代、禍及后人!边@社論,是代表縣委、縣政府就重大問題發(fā)表的權(quán)威性意見,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爭論如此激烈。趙云既上了臨城縣的《政府工作報告》,又上正定縣的社論,故里爭奪戰(zhàn)由此爆發(fā),經(jīng)媒體廣為傳播,迅速“炒”向全國,還引起了港臺地區(qū)和東南亞的廣泛興趣。臨城、正定這兩個本來名氣不大的縣城,因為子龍將軍迅速擴大了知名度。他們不但嘴上爭吵,還手上做。
從今年起,臨城縣啟動“趙云文化主題公園”項目,力爭用三五年,在臨城縣澄底村西,以趙云墓為中心,建設(shè)包括趙云故居、趙云故里牌坊、碑亭、塑像、家廟、洗馬(飲馬)池、陵園等建筑,占地800畝,總投資7000萬元以上。
正定縣做得更早一些,更多一些。今年3月,他們啟動“趙云故居”項目, 4月隆重舉辦“趙云故里”公祭大典,還有“子龍廣場”、趙子龍塑像,以及常山路、常勝街、趙云路、常勝胡同、子龍中學(xué)、子龍小學(xué)、子龍大橋、趙子龍大酒店,等等。
“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這是好事,不少地方都是如此。在筆者看來,臨城、正定兩縣的故里之爭看似激烈,卻有點像“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周瑜”打得越狠,“黃蓋”心里越高興。說俗點,這有點像演“雙簧”。如果從這種意義上看問題,臨城、正定爭趙云是好事,越爭,趙云名氣越大,兩縣的名氣也越大,爭得越是激烈、干得越是紅火,效果越好,不但有利于繁榮文化,更有利于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擴大當?shù)亻_放。
只要有利益,難免有爭論,而爭論的結(jié)果未必一輸一贏,最終可能實現(xiàn) “雙贏”、“多贏”。筆者這祥說是有根據(jù)的。比如,有三四個地方都說本地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故里,至今也沒定論,知名度倒是出來了。除了爭名人故里,還爭名牌。二十多年前河南伊川、汝陽和陜西白水三個縣爆發(fā)了一場“杜康之爭”,各自都說本縣所產(chǎn)杜康白酒是正宗,另外兩縣是冒牌,是侵權(quán)。爭來爭去,互不相讓,最后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一槌定音:伊川、汝陽、白水杜康都是正宗。,杜康做了個大廣告,三縣皆大歡喜。至于臨城、正定,誰是正牌,誰是冒牌,恐怕沒人一槌定音,因為肯定和否定的證據(jù)都不足。
“趙云故里”之爭才剛開始,好戲還在后頭。爭論雖說有好處,但總得有點歷史,有點文化,有點名將遺風。有人已經(jīng)看出其中的蒼白和空洞:臨城猶如空手套白狼,還有點像霸王硬上弓;正定則是鳩占鵲巢習慣成自然,強調(diào)傳說百遍就是事實。臨城和正定,都缺乏點歷史和文化,這是“趙云故里”的尷尬。
有人說,臨城和正定之間的趙云故里的爭奪戰(zhàn),其實“爭的是趙云,玩的是概念” 。在圍繞名人故里的區(qū)域旅游開發(fā)中,兩縣都想持有一支大有潛力的“概念股”,都想謀得一張金光閃閃的城市文化名片。爭論不是壞事,苦心可以理解,但要看到,臨城和正定繁榮文化、發(fā)展經(jīng)濟、擴大開放,不能只靠趙子龍,就像劉玄德當年打江山,除了靠子龍,還靠諸葛先生和關(guān)、張、馬、黃等。再說,今天靠子龍將軍,也要重在靠“文化子龍”,而非“經(jīng)濟子龍”,雖說目的是經(jīng)濟。否則,子龍將軍及其眾“粉絲”會不高興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