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國古典名著會給地方帶來巨大文化旅游收益的考慮,《金瓶梅》居然引發(fā)了山東省陽谷縣、臨清縣和安徽黃山市的“西門慶故里之爭”。西門慶一改在傳統(tǒng)文學名著中“淫賊、惡霸、奸商”的形象,成為當?shù)卣鹬畬!蛾柟瓤h服務業(yè)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劃》就強調:“要做大做強《金瓶梅》歷史巨著利用文章”。而《金瓶梅》文化游覽區(qū)內也設有“西門慶故居”等系列文化景點。按照規(guī)劃,該項目總投資5600萬元,建成后年接待游客可達20萬人次,景點商品銷售收入可達300萬元,預計5年內收回投資。
實在得感謝中國文化的博大久遠,給后人的生存提供了如此大的空間,特別是當價值觀顛覆,是非顛倒時,我們甚至得感激史上的敗類了,如果沒有西門慶,當?shù)匾仓荒苣梦渌少嶅X。按照這個規(guī)律,那些只出豪杰、英烈的地方,真是要抱怨自家水土局限了經濟增長呢!
其實,用文化產品帶領一個產業(yè)的形成,在國內國外都有成功先例,比如韓國電視劇帶來的世人對韓國的關注就是典型。但不管哪種文化產品,要通過從善如流、見賢思齊的引領作用帶動經濟增長,非此,不可能使一個植根于此的產業(yè)有長足的發(fā)展,因為這個產業(yè)形成過程中,時刻都要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反觀和審視,一個違背了人倫法理的產業(yè)不可能成為經濟增長點,否則,社會的文明就不可能進步至今,否則古人也不會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遺訓……當然了,古人可能沒想到,現(xiàn)在人有“只要能掙錢,寧可不做君子。”的執(zhí)著吧?
不能否認“眼球經濟”的力量,為了炒作,不擇手段而甘愿付出代價的例子在娛樂圈中到處都有。先借助丑態(tài)、緋聞甚至是艷照引來關注,比如“芙蓉姐姐”,最終還真是因出名受益。這個手法使君子之道蒼白了不少,只要是財,道可以不拘,大不過在最后通過華麗轉身重新做人……
不能小看這種捷徑的誘惑力,一旦走得順暢了,習慣了,可能連最后轉身的愿望也沒有了。逐漸的,被正義感和價值觀鄙夷的非分之道,就會逐漸成為一條正路,就像西門慶的故里之爭,如果沒經媒體曝光,沒成眾矢之的,賺到第一桶金時就有了繼續(xù)下去的理由,可以繼續(xù)搞活經濟,也可以繼續(xù)失去廉恥,如此下去,文明的進化自然會失去去偽存真的可能,而經濟的發(fā)展就有可能和文明的返祖同時開始……
佟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