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屆戛納電影節(jié)將于5月12日拉開帷幕。在近日公布的主競賽單元影片入圍名單中,中國導演王小帥的新片《日照重慶》升格入圍,躋身角逐金棕櫚獎的行列。
電影是一個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
自1988年張藝謀的《紅高粱》在柏林電影節(jié)上捧回金熊獎以來,中國導演在法國戛納、德國柏林、意大利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jié)上多有斬獲,成為一支重要的藝術力量。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張藝謀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嘗試著把一個“景觀中國”展現(xiàn)給世界。影片大多取材于中國近現(xiàn)代史,在內容的表達上,凸顯東方味的民俗和文化!都t高粱》首開先河,其中的“顛轎”、“釀酒”橋段,《菊豆》的染坊文化,《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納妾、點燈風俗,《霸王別姬》的京劇文化等等,盡管與當代生活關聯(lián)較少,卻是充滿東方味的景觀。這些作品呈現(xiàn)并加固了世界眼中的“典型東方”。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東西方交往的頻繁,中國由西方遠距離的審美對象逐漸轉變?yōu)榻嚯x的交往對象,西方人希望了解更加真實的中國。進入新世紀,王小帥、賈樟柯等第六代導演,開始成為西方電影節(jié)上的“?汀。王小帥的《青紅》,賈樟柯的《站臺》和《三峽好人》等,紛紛對準了迅猛發(fā)展的當代中國的市鎮(zhèn)。這一時期張藝謀等也改變了作品的視角,憑紀實主義的《一個都不能少》奪得威尼斯電影節(jié)金獅獎。這些作品直面轉型期社會中人們的焦慮與失衡,成為世界了解現(xiàn)實中國的窗口。
最近幾年,活躍在國際電影節(jié)上的中國導演仍以第六代為主,但展示和獲獎的作品卻在悄然變化。王全安《圖雅的婚事》獲得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是這一波變化的分水嶺。它和王小帥的《左右》等作品,都在試圖展現(xiàn)一個“溫暖中國”。其共同之處在于,題材基本是私人化的,人性表達代替了社會批判,溫暖情感代替了冷酷暴力。這一變化的發(fā)生,首先源于內因,即第六代導演通過國際承認確立了其藝術地位后,轉而追求被國內市場承認,于是其藝術語言和敘事視角都逐漸內向化、溫和化。而國際電影節(jié)對這些影片的接受,既體現(xiàn)了西方觀眾對多元中國理解的深入,客觀上也豐富了西方觀眾對中國現(xiàn)實的理解。
回顧中國電影亮相國際電影節(jié)的歷史,東西方之間圍繞藝術與現(xiàn)實的微妙互動值得關注。西方電影節(jié)有自己的藝術傳統(tǒng)和審美標準,中國藝術家無疑要符合對方的期待才能獲得承認。然而必須指出,單純的迎合,既非藝術所當為,也不是取勝的密鑰。中國藝術家應該有氣魄通過自己更多元、更豐富、更真實的藝術創(chuàng)作,引領外國觀眾與時俱進更新他們的“中國印象”,因為中國本身就是這樣一個發(fā)展的、豐富的存在。
劉海波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