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文物局副局長:還不能說南澳I號是走私船——中新網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久久艹视频一区

<rp id="exnmd"><video id="exnmd"></video></rp>
<ol id="exnmd"><strong id="exnmd"><td id="exnmd"></td></strong></ol>
    • <address id="exnmd"></address>
      <rp id="exnmd"></rp>
      <u id="exnmd"><option id="exnmd"></option></u>
    • <cite id="exnmd"></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廣東文物局副局長:還不能說南澳I號是走私船
      2010年05月12日 11:01 來源:錢江晚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備受關注的“南澳一號”古沉船,在歷時一個多月的外圍打撈后,終于轉向沉船區(qū)域內沉船船體及船載文物的發(fā)掘。10日下午,考古隊開始正式打撈船載文物,并通過央視進行直播。在第一天的打撈過程中,共有8箱文物出水,眾多珍貴青花瓷器首次公之于眾。在此之前的外圍打撈中,“南澳一號”采集出水的完整或可復原文物累計已達1000余件,但仍有諸多謎團未解:船上到底有多少文物?這條船是明代的一條走私船嗎?或它的目的地在哪里?文物全部打撈以后,“ 南澳一號”船身將會如何處理?本報記者昨日就這些問題連線了廣東省文物局副局長、“南澳一號”水下考古的負責人之一魏峻。

        “南澳一號”正式打撈船載文物的第一天,就有8大箱的文物出水,而之前有媒體稱“南澳一號”有超過1萬件文物,將船體內文物整個清空,將需要90天的時間。

        昨天魏峻說,“南澳一號”上有沒有超過1萬件文物,需要隨著水下考古工作的進行逐漸判斷,至少要等到船體大致現出真身后才好預測。就目前能觀測到的情況是,“南澳一號”的載貨量是非常大的。

        之前,有人因“南澳一號”夾帶明朝禁運的銅料等物品,船上還有疑似鐵炮等認定這是一條走私船。對此,魏峻并不認同,他認為,從目前的打撈文物與船體探明程度看,并不能下這個結論。

        在“南澳一號”此前首批出水的千余件文物中,6塊銅板和一些銅錢引起注意,因為銅材在當時海外貿易中是違禁品。據介紹,當時國內銅料價格遠遠低于國外,因此海上貿易者通過利差,可以賺取更高的利潤。

        魏峻認為,目前船上只是發(fā)現一些銅料,但這并不是“南澳一號”是“走私船”的關鍵證據。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李季也同意此觀點,他說,晚明時期關于海上貿易的一些制度,很長時間如同“一紙空文”。所以在從事貿易的船只上發(fā)現一些銅這類的違禁品,是很正常的,另外這些銅也有可能是出于貨船配重的需要,最終要看這些金屬器有多大的量才能下判斷。

        那么這是一條去向何方的船呢?

        魏峻表示,從目前情況判斷,“南澳 一號”是一艘主要裝載瓷器的貿易船,年代大概在明代晚期。而這艘船的目的地是哪里,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探明。

        而在央視直播中,故宮博物院瓷器專家陳華莎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自己的解釋。陳華莎認為, “南澳一號”裝載的主要是福建平和窯的貨物,因此可以判斷這條船肯定不是去歐洲的,“運往歐洲的瓷器主要以景德鎮(zhèn)為主,而且是按照他們自己的造型、自己的設計來做的,比較精細,因為運往歐洲的瓷器主要是給皇宮貴族用的!

        據考古人員勘測,初步判斷“南澳一號”長度不小于25.5米,寬度不小于7米,古船處于正沉狀態(tài),方向接近正南北向,古船的上層結構已不存在,但隔艙和船舷保存狀況較好,船上貨物散布范圍長約28米,寬約10米。由于船體表面覆蓋有泥沙和大塊凝結物,船體和文物受腐蝕和人為因素破壞較小。

        這樣一條結構完整的古船,在文物打撈完畢后,將會如何處理呢?魏峻表示,“南澳一號”本身的考古研究價值并不比船載文物差,等船載文物全部打撈完畢,他們就將進行對“南澳一號”船體本身的打撈,時間暫定在今年的下半年。

        魏峻介紹,目前對“南澳一號”的船體打撈有三種備用方案:一是用沉箱整體罩住打撈;二是將船體分拆打撈;三是將船體用特種膠水粘牢后托出水面。具體采取哪種方案,將據具體情況而定。

        本報記者 葉涵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