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匡政
高考是今天孩子們的成人禮,每年高考意味著又有一批年輕人踏進成人門檻了,今年是957萬人。我們憑什么來考察這些年輕人的精神成長狀況呢?大概主要是通過他們的作文了。
高考作文題的水平,不僅關(guān)系到能否真實展示一代年輕人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還有一種引導作用,即鼓勵學生要在哪些方面注重自己的精神成長。
去年的作文題,因出現(xiàn)“明星代言”、“圓明園獸首拍賣”這類社會話題,曾引起過媒體熱議。其意圖很明顯,就是讓學生多關(guān)心社會和現(xiàn)實。一年來,我接到過幾個高中生傳來的時評文章,讓我提意見,說明這種導向在學生中已產(chǎn)生效果。但看今年高考作文題,似乎各地都弱化了這種傾向。
除了全國卷I《有魚吃還捉老鼠?》和浙江卷的《角色轉(zhuǎn)換之間》能引申到社會性話題外,其他省份的題目或過于空泛、龐大,如江蘇《綠色生活》;或是對個人人生、處世哲理的思考,如四川《點與人生》、遼寧《幸福是什么?》等。這類宏大話題,除非事先讀過范文,否則極難在那么短的時間和篇幅里,寫出新意和自己真實的思考。
曹丕說“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高考作文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寫什么題目,其實折射了教育者在對學生倡導怎樣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一個空泛而平庸的題目下,很難想象學生們能在短時間內(nèi),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或獨立思考。這類題目如果形成趨勢,不僅會限制年輕人的知識和思想的發(fā)揮,甚至影響到未來學生的文風、精神氣質(zhì)和對社會的思考。文章和文風,本身代表的就是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在這個信息開放的年代,由于網(wǎng)絡和電視的影響,今天的高中畢業(yè)生,遠比過去幾代年輕人對社會有更深的認知和了解。社會既然鼓勵民眾更多地參與到公共管理中,那么給這些年輕人的作文命題,也需與這種開放的社會結(jié)構(gòu)相呼應。無論是對社會的理性思考,還是批判意識,都需從學生時代開始培養(yǎng)。多一些社會話題的作文命題,既能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能提高他們參與和管理社會事務的意識和能力。
很多人都意識到,高考作文要貼近現(xiàn)實,但究竟貼近怎樣的現(xiàn)實呢?無疑就是公民參與和公民社會這個現(xiàn)實,它在中國也正在變得越來越鮮活、真實。影響一代年輕人精神傾向的高考作文,當然無法回避這個嚴肅的社會議題。
參與互動(0) | 【編輯:侯冬華】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