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好龍式教改不可取
-正方自辯
□王旭明
普普通通的一篇采訪,真真切切的一篇個人對未來十年教育改革的展望和期待,竟引來如此嘩然,是好事,但這樣一種聲音值得一說。
哪一種聲音呢?先說說大家都知道的葉公好龍的成語,葉公對龍的這種態(tài)度,恰恰可以比喻成社會上存在著的一種對待教育改革的態(tài)度,就是葉公好龍式的態(tài)度。
筆者并非高談闊論,更非新聞發(fā)布,不過是作為一名關心教育熱愛教育的普通公眾對教育改革的一點期待而已,一點盼望而已,竟招致某些反對人士板磚亂飛:什么不務實際追求浮躁啦,什么惶惶大論嘩眾取寵啦,什么中國怎么離得開高考,純屬胡說八道了,等等。
眾所周知,在我國教育取得很大成績的同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國教育改革亟待深化,教育投入亟待增加,教育質量亟待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發(fā)展寄予厚望,對教育改革充滿期待。不少專家學者也一致形成共識,就是中國教育必須要加快改革,動大手術。這一點從日前廣泛征集群眾意見《中國教育中長期發(fā)展和規(guī)劃綱要》成千上萬條意見中就可見一斑。這當然是好事,說明每一個真正關心中國教育的人,真正想推動中國教育的人,都要牢牢堅持以改革促發(fā)展,以真改革促大發(fā)展的態(tài)度,才能真正提高中國教育的質量,提高教育服務社會的水平。
什么叫真改革?就是用心思、下大力、出實招、見真效的改革,就是敢于對當下的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中的難題、頑癥動手術、下刀子,玩點真格的。就是敢于涉足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深水區(qū),敢于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冰凍處破冰。說實在的,筆者還真沒有那個勇氣與智慧,也沒有那個權力與謀略,去探險,去破冰,去走鋼絲,去玩懸的。我對記者所說的,僅僅是一點暢想啊,僅僅是一點期盼哦,僅僅是一個熱愛且關注教育的公民發(fā)出的一點心聲而已。如果連這都不允許,都冒天下之大不韙,還談何教育改革?還談何教育美好的未來?
就是這一點僅僅,不知觸碰了哪些人的哪根神經(jīng)。我寧愿相信所有的人們都懷著良好的愿望期待中國教育改革的深化,期待中國教育發(fā)展的健康,期待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美好明天。
不行!葉公好龍的態(tài)度不可取,甚至對教育大業(yè)有害。最大的害處是嘴上叫的比誰都歡,說的比誰都好,論的比誰都全,就是不敢碰硬,見了難題就“躲貓貓”,誤國誤教啊!看看黨和政府的要求,看看國內外大的形勢,我敢斷定,未來十年一定是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有跨越式發(fā)展的十年,一定是在中國教育史上有標志性的更大變化的十年,當然也是超乎我想象之外的十年。大家都不要當好龍的葉公,真喜歡龍,就從今年開始!
可惜“取消高考”不是新聞發(fā)言
-題外之問
□趙勇
王旭明是我喜歡的新聞發(fā)言人。這個曾被媒體譽為“最有魅力的新聞發(fā)言人”離職時,曾引來輿論一片惋惜,F(xiàn)在聽到他卸任后說出“期望2020年能取消統(tǒng)一高考”,我感到更可惜———可惜這不是他在任時的新聞發(fā)言。
王旭明的取消統(tǒng)一高考的理由,并不新鮮,人們感興趣的,只是他以“教育部前新聞發(fā)言人”身份作出的表態(tài)。不只是高考,王旭明同時提到的民辦教育滯后、教育功利心太重,也都是涉及教育根本的大問題,它們確實值得社會展開大討論。我比較疑惑的是,這些問題,為什么在王旭明擔任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時提不出來?
跟王旭明很像的是此前屢屢炮轟教育制度弊端的張保慶,這位教育部前副部長,也是離任后,才敢架起大炮,這與他在任時的寡言形成鮮明對比。王旭明跟張保慶應該有著相同的苦衷———“體制內不發(fā)言”成了很多官員的共識,甚至已經(jīng)是一種下意識。
王旭明的“取消高考論”引發(fā)了論戰(zhàn),一項調查顯示,雖然有60%以上的網(wǎng)民贊同王旭明,認為此舉將從根本上打破填鴨式應試教育。但反對的網(wǎng)友同樣不在少數(shù),他們認為,統(tǒng)考是保障公平的最佳路徑。當然,這樣的論戰(zhàn)不會有任何結果,王的建議雖然很有料,但也僅是建議而已,因為他早已不是新聞發(fā)言人。他的建議,離政策調整太遠太遠,甚至并不比我等普通人更近。相反,如果王旭明在任職時提出這樣的建議,它的價值就完全不一樣?上н@都只能是想象———官員對現(xiàn)有制度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實在是鳳毛麟角,官話套話才是最不用擔風險的選擇。
但這顯然不正常,一個官員不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職權作出最有價值的思考,發(fā)出最有價值的聲音,這對整個社會都沒什么好處。作為納稅人,人們不僅想看到官員們在做什么,也很希望聽到他們在想什么。因為官員離決策最近,他們的想法,很可能就是未來政策的雛形,合不合理、有沒有可行性,說出來給大家聽聽,這是科學決策和民眾實現(xiàn)權利的必然要求,F(xiàn)在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拍腦袋決策,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官員從來沒有“把想法說給民眾聽”的習慣。
官員離任之后才敢炮轟制度弊端,這很可悲;官員在任時不敢發(fā)出“雜音”,也很不正常。離任后想法反而更多的“教育部前新聞發(fā)言人”王旭明,給出了他心目中取消統(tǒng)一高考的時間點,它當然有價值,但可惜不是在任時的“新聞發(fā)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