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七成受訪家庭認為房價高 65%買房是為孩子——中新網(wǎng)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久久艹视频一区

<rp id="exnmd"><video id="exnmd"></video></rp>
<ol id="exnmd"><strong id="exnmd"><td id="exnmd"></td></strong></ol>
    • <address id="exnmd"></address>
      <rp id="exnmd"></rp>
      <u id="exnmd"><option id="exnmd"></option></u>
    • <cite id="exnmd"></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房產(chǎn)新聞
        太原:七成受訪家庭認為房價高 65%買房是為孩子
      2010年05月21日 11:37 來源:三晉都市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居高不下的房價,多少家庭只能望“房”興嘆。太原市城市居民自住購房的承受能力到底多大?5月20日,國家統(tǒng)計局太原調查隊公布的專項調查報告顯示,有40%的受訪者有購房意向,而調查中70%的家庭表示能承受的房價為2000元/平方米以下。

        在太原市長期接受城鎮(zhèn)居民家庭抽樣調查的300戶家庭中,調查人員按收入高低等距抽選50戶居民家庭作為此次調查的調查對象,有效問卷達100%。

        40%的家庭想買房

        在調查中,有40%的家庭對本市或外地的房子有購買意向,其中愿意在本地購房的占90%,在省內其他地市或在外省二線城市購房的占10%。

        在市民購房將選擇面積的意向調查中:有50%的家庭選擇61-90平方米、40%的家庭選擇91-120平方米、22.8%的家庭選擇120-130平方米、10%的家庭選擇6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在需求的住房建筑式樣選擇中:50%的家庭選擇二室一廳、20%的家庭選擇三室一廳、分別有15%的家庭選擇二室二廳或三室二廳的住房。

        65%買房是為了孩子

        在調查的50戶居民的現(xiàn)住房類型中:房改私房高居榜首,有33戶,占66%;商品房4戶,占8%;租賃公房和租賃私房的分別占18%和2%。在購房者中,有65%購買住房是為了孩子,有20%的購房者是為了改善居住條件,有10%是為了方便生活。

        調查人員指出,部分居民雖然有了住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仍有更換、調整住房的愿望。雖然大多數(shù)居民對住房現(xiàn)狀不滿意,有購房愿望,但仍有很多家庭因為經(jīng)濟承受能力低而無法實現(xiàn)。

        70%的家庭只買得起2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房子

        調查中,有70%的家庭表示能夠承受的價格為2000元/平方米以下,25%的家庭能夠承受2001-4000元/平方米,只有5%的家庭能夠承受4000元/平方米以上。在付款方式上,有六成居民購房時選擇分期付款。調查顯示,選擇公積金貸款和按揭貸款的分別為25%和10%,這一方面分散了債務的重壓,同時也表明多數(shù)居民逐步接受“用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的消費理念。

        70%的受訪者無法接受目前房價

        從近年的商品住宅銷售情況來看,婚房一直是太原市目前商品房需求市場中最大的組成部分。在談到房價時,有70%的人認為價格太高,無法接受;有25%的人認為比較高,出于無奈,勉強接受;認為房價合適的受訪者只有1人,僅占5%。

        在有購房意向的受訪者中,談到以目前房價購買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全體家庭成員多長時間的收入時,40%的人表示需11-15年的收入,25%的人表示需6-10年的收入。

      參與互動(0)
      【編輯:林偉】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