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yè)提醒:房屋買賣達成后 應及時辦理變更登記——中新網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久久艹视频一区

<rp id="exnmd"><video id="exnmd"></video></rp>
<ol id="exnmd"><strong id="exnmd"><td id="exnmd"></td></strong></ol>
    • <address id="exnmd"></address>
      <rp id="exnmd"></rp>
      <u id="exnmd"><option id="exnmd"></option></u>
    • <cite id="exnmd"></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房產新聞
        置業(yè)提醒:房屋買賣達成后 應及時辦理變更登記
      2010年06月07日 10:12 來源:燕趙都市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隨著房地產不斷升值,房屋買賣糾紛也有所增多。6月6日,記者了解到,僅藁城市法院廉州法庭2009年就受理了房屋買賣糾紛案件11件,而2008年就只有1件,同比增長11倍。

        據法官介紹,房屋買賣糾紛案件,主要分三種:有無買賣合同,雙方實際交付,未過戶引發(fā)的糾紛;有買賣合同,雙方實際交付,未過戶引發(fā)的糾紛;不完善協議,部分交付,未過戶引發(fā)的糾紛。

        無買賣合同,雙方實際交付,未過戶引發(fā)的糾紛,多是買賣雙方是親友或熟人,買賣時未簽訂合同,沒有及時辦理過戶手續(xù)。在房價不斷攀升后,買方提出過戶,賣方意欲漲價,進而雙方產生矛盾,買方訴至法院。

        有買賣合同,雙方實際交付,未過戶引發(fā)的糾紛,多是買賣雙方經過中介介紹,簽有規(guī)范的買賣合同,買賣雙方已實際履行,但在辦理過戶手續(xù)期間,房價節(jié)節(jié)攀高,賣方心生悔意,遲遲不予辦理過戶手續(xù)。買方訴到法院。

        不完善協議,部分交付,未過戶引發(fā)的糾紛多是雙方通過廣告、網絡等媒介自行達成的買賣意向,未訂立規(guī)范合同,有的簽訂或未簽訂協議。在雙方交付上,有的是賣方交付房屋,買方未付清全款,賣方持有房產證;有的是賣方未交付房屋,已付清全款,買方持有房產證。房價上漲后,買方或急于付清價款要求過戶,或急于要求賣方交房過戶。賣方則以未達成買賣合同,反悔交易,不予過戶或要求漲價。進而雙方發(fā)生糾紛,買方訴至法院。

        上述三種類型糾紛,均未辦理房屋變更登記,其所有權仍屬于賣方。上述第二種類型買賣雙方簽訂的買賣合同自合同成立時即具有效力,而另兩種類型,雖未有合同,但是已完成交付或部分交付,形成事實合同,自交付時生效。合同成立生效后,賣方不予辦理過戶登記的,依《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買方可以要求賣方繼續(xù)履行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據此,法院可以依訴方請求或判決雙方繼續(xù)履行合同,賣方協助買方辦理房產變更登記,或判決賣方承擔違約責任并賠償損失。

        -法官提醒

        買賣成交及時過戶避免糾紛

        法官介紹,或判決雙方繼續(xù)履行合同,賣方協助買方辦理房產變更登記,或判決賣方承擔違約責任并賠償損失——— 兩種方式結案,在審判實際中并不能完全化解糾紛,達到雙方都滿意的效果。如果判決繼續(xù)履行合同,賣方不滿,會出現不予協助過戶的情況。買方勝訴后勢必申請執(zhí)行,造成訴訟成本的增加。如果判決解除合同,雙方相互返還,并判承擔違約責任,賠償損失,買方雖然獲得了賠償,但是以其賠償數額是否能夠購買到相同性價比的房屋尚未可知。如果買方不同意退還房屋,賣方申請執(zhí)行已入住的買方返還房屋,其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在此提醒人們,房屋買賣達成后,應及時辦理變更登記,避免產生糾紛,引起訴訟。(記者蔡艷榮 通訊員關琳琳)

      參與互動(0)
      【編輯:林偉】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