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控制村莊用地適當放寬城市建設用地
經濟參考報:您提出,控制土地浪費的重點應當是農村,而不是城市,這怎么理解?
周天勇:因為如果對城市建設用地,特別是城市住宅用地控制太嚴格,地價上漲,導致房價肯定會上漲。我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控制建設用地也要城鄉(xiāng)統(tǒng)籌。我們過去控制建設用地,總是緊盯著城市用地。實際上我今年搞了一個研究報告,發(fā)現(xiàn)1978年的農村村莊用地只有7000多萬畝,2007年達到了27000多萬畝,村莊用地擴大2億畝,而農村人口卻凈減少了6000多萬人。城市建成區(qū),改革開放初為2600多萬畝,2007年為7600萬畝左右,30年來城市建設用地擴大了5000多萬畝,卻轉移和增加了4.1億人口。哪個合算?應當把房價降低下來,讓更多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一些農村衰落了,復墾成耕地,嚴格控制農村宅地的供應,多拿出一些土地進行城市建設,并且在城市中發(fā)展小企業(yè)和服務業(yè),轉移農民,這是多好的辦法。到最后,算總賬,還能多出土地來。
住房狀況不善會給未來造成社會問題
經濟參考報:房屋土地不僅僅是經濟問題,它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個社會問題,有時它的社會屬性還重于經濟屬性。我看到您提出,土地、房價與中國的城市化道路有關,如果不能理順,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社會后果,能不能具體談談。
周天勇:各國有各國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就是農村人口不斷地向城市轉移,最后,城市人口的比例不斷地上升,變成一個城市人口在75%以上的工業(yè)化國家。
城市化的過程,有許多因素,比如要進得來、有工作、留得下。國內許多學者提出限制我們城市化的主要是戶籍制度。這是一個因素。我認為,臨時居住證制度和可以在城鎮(zhèn)中務工的制度,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民進得來和有業(yè)可就的障礙,妨礙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實際上是留不下。主要是居住成本太高!城里人都買不起房,何況進城的一般農民。
現(xiàn)在我擔心的是,中國10年后,20年后,30年后,城市化會是一個什么樣呢?目前,城市中房價與兩個農民工的收入比,已經達到了30,房價還在繼續(xù)上升,居住成本太高,農民根本不可能買房留在城市中。而如果2030年城市化水平達到70%,將有4億人口要城市化,還有目前城市中的流動人口2億,他們能留在城市中嗎?
工棚式居住、城郊農民家中簡陋式居住、集體宿舍特別擁擠式居住,是中國進城農民的居住方式;人口在城鄉(xiāng)之間劇烈流動;夫妻分離、上下代分離,家庭不能團圓;青壯年到城市貢獻,老年回農村,農村老齡化速度要遠比城市快。而且,城市中形成有房食利和租賃交租的兩個階層,形成兩極分化。是家庭團圓的社會穩(wěn)定,還是妻離子散、單身在外的社會穩(wěn)定?是人口在一地穩(wěn)定居住的社會穩(wěn)定,還是人口在城鄉(xiāng)之間、區(qū)域之間劇烈流動的社會穩(wěn)定?是老年人口均勻地分布在城鄉(xiāng),與下一代離得較近的社會穩(wěn)定,還是老人和下一代人天各一方的社會穩(wěn)定?是城市中大家都有房的社會穩(wěn)定,還是一少部分人有房出租食利,而大部分人打工交租,形成社會巨大心理反差和失衡的社會穩(wěn)定?
必須用改革的辦法來解決難題把房價穩(wěn)定和降下來
經濟參考報:看來中國的這種土地制度和房屋體制,確實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了。您認為,應當如何調整和改革?
周天勇:我認為,首先,思路上要進行調整,即糧食安全和城鄉(xiāng)居民的住房安全同樣重要。土地資源要在吃飯和居住方面合理進行分配。要嚴格限制農村宅基地的供應,適當擴大城市住宅用地的供應。每年的城市化需要的住宅要合理地預測,農民工是多少,城市人口需要多少,轉移進來人的需要多少,國土資源部每年需要供應住宅用地多少。住宅用地應當分類按比例下放到地方,從上到下嚴格規(guī)定不能挪作他用,以防止住宅供應土地少而導致房價上漲。
要鼓勵小自然村并到大村子和小城鎮(zhèn),鼓勵宅地復墾,老百姓把宅基地讓出來變成耕地,中央財政或者是地方財政應當拿錢給他補,鼓勵把它變?yōu)楦兀灰徊糠烛v出來的宅基地,可以搞建設用。
其次要推進改革,思路為:一是把政府寡頭壟斷的土地招拍掛供應市場,改革為信息對稱和供給方也充分競爭的市場;二是把政府土地招拍掛,一次性將土地和房屋幾十年的收入收上來,改變?yōu)殚L期可持續(xù)的收入;三是把建設中分散繁多的有關房屋稅費,改革為購買后簡單的兩三種房產稅,改購買時收大部分稅費,為住了以后再收,而土地交易政府收取增值稅。這樣的好處是:1、把地方政府吃子孫飯和不可持續(xù)的收入流程,改革為穩(wěn)定和持續(xù)的收入流程;2、對收入少而需要買房的,降低了成本,對于收入多且有了財產的,政府用稅收來調節(jié),縮小貧富差別。
解決土地市場結構問題的經濟學思路為:形成競爭性的土地供給市場、競爭性的土地需求市場,抑制土地的價格,供需信息對稱和對接,網上撮合形成均衡價格。具體改革措施為:需要國土資源部門出臺條例,或者立法制定限制地方政府囤地的條款;在符合建設規(guī)劃的前提下,集體土地、城鎮(zhèn)國有土地,不論什么類型,全部自由地進入市場;能供應的土地,經常性地在市場掛牌;形成縣、中心地區(qū)、省甚至全國性的交易市場,要聯(lián)網,形成網絡層級性的市場,網絡交易,屬地管轄;改善土地需求市場的結構,經常性地網上掛出需求信息,對大面積購買土地有囤積目的的開發(fā)商進行限制。
而從地方政府有關房地的財政收入渠道看,需要有這樣的理順:一是廢除目前的土地招租,將幾十年收入一次性收上來的體制,改革為對交易的土地,不論何種所有制,不論誰在使用,不論在誰手中,在交易中收取交易增值稅,土地交易增值部分,國家、集體、企業(yè)、使用者之間合理分配。二是按照房屋市場價格征收房產稅,對于城鎮(zhèn)房改房、已經含有土地出讓金的房,前者明確產權,按照市場價征稅,后者按照出讓金多少,逐年先征后抵扣返還出讓金部分;對于超過一定規(guī)定面積的,進行累進征稅;別墅可以按照所處區(qū)位的不同,如在平整的地區(qū)或山坡上等等,除了征收一般和累進的房產稅外,還應當征收不同程度的土地使用稅;對于一些特殊的領域和不同體制內的情況,可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政策,進行過渡。三是進行房屋普查登記,稅務部門建立房屋評估機構,為開征房產稅做好基礎工作,并且清理土地和房屋建設中的各種稅費,合并簡化地方政府的房地收入。
土地交易增值稅、房產稅、別墅土地使用稅,都應當作為縣市級政府的地方稅收,全部留給市縣級政府使用,中央和省級政府不進行集中和分成。
我認為,晚改不如早改,改革越拖越難,應當考慮社會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考慮國家和民族長期的利益,避免因居住和房價問題而引起社會動蕩,應當實現(xiàn)人民的樂業(yè)和安居,實現(xiàn)中國人的住房夢。(記者 田如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