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澳門二月十九日電 題:夕陽西下三輪車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在澳門葡京酒店“鳥籠”外的樹蔭下,停著二、三十輛人力三輪車,常見三五個老年車夫在等客。這一帶是澳門人氣最旺的地區(qū),新葡京、永利、星際、美高梅等娛樂場酒店林立,路上人來人往,雖然也有好奇的游客上前詢問,但搭乘的人很少。
老年車夫兼導游
年近七十的趙老伯見筆者上前,熱情地拿起車前的一塊破舊的廣告牌招徠。牌子上用幾種文字印著公價:半小時二百元,一小時三百元。他極力向筆者推薦沿西灣湖、媽閣廟、新馬路環(huán)繞一圈的一小時游,“這條線路景點多,最多人坐!”
待筆者坐上他那輛“老爺車”后,趙伯動作麻利地上路了。澳門街道狹窄,車水馬龍,也沒有非機動車道,看著三輪車晃晃悠悠在道路上穿行,汽車在邊上呼嘯而過,一開始還有點擔心。不過司機們對三輪車還算禮讓,筆者的觀光之旅有驚無險。
一上路,趙伯就開始介紹兩旁的建筑:何鴻燊常在這個網(wǎng)球場打球;這是第二代賭王傅老榕的舊宅;這家的院墻頂像道士帽,講風水……趙伯的普通話有濃重的廣東腔,是他在四十多年的車夫生涯中跟游客學的。“我還會說英語呢!”趙伯的乘客中不少是外國客人,他那不地道的外語常常派上用場。
見證六十年滄桑
澳門的載客三輪車出現(xiàn)于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期,很快風靡一時。趙伯是六十年代開始入行的。他說,那時候澳門汽車很少,三輪車是主要代步工具,有上千輛之多。隨著巴士、出租車的出現(xiàn),澳門三輪車日漸式微,車夫紛紛轉(zhuǎn)行,年輕人嫌辛苦不愿入行,導致現(xiàn)在“老人踩老車”的現(xiàn)狀。
澳門現(xiàn)存的三輪車除集中在葡京酒店外,在港澳碼頭還有十幾輛,總共四十輛左右,其中大約一半處于半歇業(yè)狀態(tài)。有的車夫以此為業(yè),有的則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有空就踩幾天。
在澳門,踩三輪車一不要考牌,二不要繳稅,有力氣就能干。不過三輪車的客人越來越少。趙伯說,三輪車載客是“輪候制”,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輪兩次,遇到雨天、冷天,有時一次都輪不上。
顯然,三輪車在澳門已從交通工具變成觀光工具了。三輪車的車資并不便宜,不過如果不趕時間,有份閑情逸致的話,坐三輪車轉(zhuǎn)轉(zhuǎn),聽車夫講講故事,沿途還可以下來拍拍照,買點手信,也是難得的經(jīng)歷。
“活文物”承載城市記憶
其實,還堅持每天踩三輪車的老人家很多不是因為生計問題,而是一生與三輪車作伴,放不下。年逾八十的何老伯表示,家人每月給三千元家用,加上退休金,足夠應付日常開支,但仍堅持每天開“車”。他說,踩三輪車可以鍛煉身體,不開工“周身不舒服”。
也有車夫希望政府部門關(guān)注該行業(yè),支持翻新三輪車及理順停泊位和行車路線,讓外界對三輪車行業(yè)有新的印象。
在澳門博物館門口,擺放著一輛細心保養(yǎng)過的三輪車供人們參觀。也許即使在澳門人看來,三輪車已經(jīng)是“文物”了。三輪車的地位有點尷尬,但畢竟是澳門旅游特色和城市記憶的一部分,像現(xiàn)在這樣零星保留應該是可以接受的折衷。
趙伯的三輪車從議事亭前地輕松地下了一個小坡,把筆者送回到葡京酒店的起點,已經(jīng)接近黃昏了。心情不錯的趙伯準備收工吃飯,但依然在等客的何老伯則有些落寞,不知道下一撥客人何時光臨。(完)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