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guān)于公民權(quán)利和政治權(quán)利
美國公民享有的個人自由和權(quán)利正在逐步縮小。
2007年8月3日和4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了《保護美國法》,允許美國政府不經(jīng)特別法庭許可,就可以對境內(nèi)“恐怖嫌疑人”進行竊聽,還允許情報機構(gòu)對經(jīng)由美國境內(nèi)設(shè)備轉(zhuǎn)接到境外“恐怖嫌疑人”的通信進行竊聽。(見注43)據(jù)《華盛頓郵報》2007年3月10日報道,在2003年至2005年期間,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根據(jù)國家安全條款,在沒有法院監(jiān)督的情況下,獲取超過52000人的個人信息。美國韋里孫通信公司透露,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要求通信公司提供顧客信息,不僅包括顧客的電話記錄,還包括與該顧客通話的所有人的信息。該公司曾在“緊急情況”下向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提供了720次信息,包括網(wǎng)址和電話記錄。其間,在聯(lián)邦機構(gòu)持有傳票或法庭命令的情況下,還提供了9.4萬次信息,主要用于包括反恐在內(nèi)的多種調(diào)查。(見注44)2007年8月23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jiān)邁克爾·麥康奈爾透露說,目前,美國境內(nèi)根據(jù)對外情報檢查法庭授權(quán)受到監(jiān)聽的不超過100人,境外有數(shù)以千計的人受到監(jiān)聽。(見注45)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將耗資10億美元,建立名為“識別下一代”的全球最大的公民特征數(shù)據(jù)庫。屆時,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將具有空前的能力去識別在美國本土和海外的個人。這引起了美國公民對不必要審查的擔心。據(jù)統(tǒng)計,政府部門非法電子監(jiān)視,使上百萬人敏感的個人信息處于風險之中。2006年就發(fā)現(xiàn)有477起入侵政府數(shù)據(jù)庫的案件。(見注46)2007年,有1.62億份個人數(shù)據(jù)被盜或丟失,是2006年的3倍多。(見注47)7月,美國國土安全部開展了監(jiān)視網(wǎng)計劃,撥款400多萬美元在圣保羅、麥迪遜(威斯康星州)和匹茲堡等城市架設(shè)了175個攝像頭。國土安全部還斥資數(shù)億元,在全國各地同步安裝大量的新監(jiān)視系統(tǒng)。這些加速了美國“監(jiān)視社會”的形成。(見注48)
工人結(jié)社權(quán)利受到限制。據(jù)報道,2006年美國工會會員數(shù)減少了32.6萬人,只有12%的雇員為工會會員,比1983年減少了8%。由于雇主百般阻撓使得53%的人不能加入工會。(見注49)據(jù)人權(quán)觀察報告稱,沃爾瑪公司嚴重違反勞動法,以懲罰甚至開除相威脅,阻止工人成立工會,并對員工進行非法監(jiān)視。(見注50)
在美國,金錢是政治的“母乳”,選舉是有錢人的“游戲”,凸顯美國民主的虛偽性。2008年總統(tǒng)選舉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參加美國總統(tǒng)選舉的“金錢門檻”越來越高。據(jù)埃菲社2007年5月18日報道,打算在2008年競選美國總統(tǒng)的大約20多位政治人士中,至少有10位民主黨或者共和黨的總統(tǒng)候選人是百萬富翁。據(jù)法新社2007年1月15日報道,2008年總統(tǒng)選舉將成為歷史上耗資最多的一次選舉。2004年總統(tǒng)選舉花費了6.93億美元,當時曾是歷史最高。據(jù)估計,今年的總花費可能將達到10億美元左右,最近《財富》雜志預(yù)測花費將提升到30億美元。民主黨一名主要參選人在2007年共籌集到1.15億美元,該黨的另一名主要參選人籌集到1.03億美元。共和黨一名主要參選人擁有1270萬競選資金。該黨另一名主要參選人是個富商,他為自己的競選活動出資1700萬美元。在2007年國會選舉中,共和黨為縮小在籌集競選經(jīng)費方面與民主黨的差距,決定吸引更多富人參加競選,一些富有的共和黨人已經(jīng)個人花了10萬至100萬美元不等的錢支持共和黨競選。據(jù)估計,在紐約州第20區(qū)競選的每個候選人至少需要花300萬美元。(見注51)
“金錢競賽”滲透到美國各種競選活動中。據(jù)有關(guān)組織統(tǒng)計,在2005年至2006年,全美各州高級法院法官候選人為競選共籌款3400萬美元。2007年,賓夕法尼亞州最高法院競選兩名新法官,候選人破紀錄地籌集競選經(jīng)費680萬美元。(見注52)一些國會議員候選人當選后為給予自己政治捐款的公司爭取利益。據(jù)《華盛頓郵報》2007年12月10日報道,僅國會多數(shù)黨領(lǐng)袖單獨或與其他議員聯(lián)名提出的專項撥款議案總金額高達9600萬美元,其中一項就達980萬美元,許多專項撥款將使曾支持其競選的特殊利益集團獲利。2007年11月,美國國會通過4710億美元的國防部預(yù)算后,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聯(lián)邦議員為曾給予其競選捐款的公司贏得了一個800萬美元的專項撥款。另外,還有20名新當選國會議員為特殊利益集團獲得了專項撥款數(shù)額,其中最少的有800多萬美元,多的高達1800多萬美元。(見注53)
一些公司為獲取利益,資助一些美國政要及其他政府公職人員旅行。據(jù)統(tǒng)計,2007年前8個月美國議員接受的資助旅行金額已超過了2006年全年的總數(shù),近190萬美元。(見注54)據(jù)《今日美國報》2007年8月23日報道,該報審查了近12個月600多份美國聯(lián)邦政府官員旅行的報告,發(fā)現(xiàn)超過200次旅行是由相關(guān)公司或貿(mào)易協(xié)會組織的。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兩位主席自2002年以來有近30次旅行全部或部分由相關(guān)貿(mào)易協(xié)會或制造商資助,金額達6萬美元。
美國政府操縱新聞。2007年10月23日,美國聯(lián)邦緊急措施署炮制了一場有關(guān)加利福尼亞州火災(zāi)假新聞發(fā)布會,該署工作人員冒充記者,在15分鐘內(nèi)向主持人提了6個問題,美國各電視臺播出了這則消息。在《華盛頓郵報》揭穿了這場鬧劇后,該署還為自己制作虛假新聞的行為辯解。(見注55)4月24日,美國陸軍女兵杰西卡·林奇和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游騎兵”士兵帕特·蒂爾曼的哥哥一起向國會作證,譴責了五角大樓的欺騙行為,指責五角大樓將她與蒂爾曼的可怕經(jīng)歷杜撰成為虛假的英雄事跡,抨擊政府就這件事說謊。(見注56)
(43) The So-called Protect America Act, August 10, 2007, In: public.findlaw.com.
(44)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16, 2007.
(45) 美聯(lián)社,2007年8月23日。
(46) FBI Prepares Vast Database of Biometrics,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22, 2007.
(47) USA Today, December 10, 2007.
(48) 《波士頓環(huán)球報》,2007年8月12日。
(49) Sharp Decline in Union Members in '06,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6, 2007.
(50) Report Assails Wal-Mart Over Unions,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 2007.
(51)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6, 2007.
(52) Justice for Sale, USA Today, November 5, 2007.
(53) “Earmarks” Analysis Shows Money Follows Power, USA Today, December 12, 2007.
(54) Limits Don't Slow Trip Perks for U.S. Lawmakers, USA Today, October 24, 2007.
(55) FEMA Official Apologizes for Staged Briefing with Fake Reporters,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7, 2007.
(56) 英國《泰晤士報》,2007年4月25日。
四、關(guān)于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quán)利
美國公民的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quán)利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保障。
美國貧困人口不斷增加。據(jù)美國人口普查局2007年8月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到2006年底,美國貧困人口的比率為12.3%,即有3650萬人、770萬個家庭生活在貧困中,幾乎相當于每8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貧困中。密西西比州的貧困率高達21.1%。(見注57)美國主要城市的貧困率為16.1%,都市之外貧困率為15.2%,南部區(qū)貧困率為13.8%。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為19.8%,幾乎每5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貧困中。(見注58)
美國最富有人的財富近年來迅速膨脹,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據(jù)統(tǒng)計,最富有的1%的人占2005年美國全部國民收入的比率由2004年的19%增加到了21.2%,而處于美國下層50%的人占全部國民收入的比率由2004年的13.4%降低到了12.8%。(見注59)2006年美國除自身居住的房產(chǎn)之外的家庭凈資產(chǎn)達到500萬美元以上的“超級富裕”家庭較前一年增加了23%,由93萬個增加到114萬個。(見注60)身家超過10億美元的富翁由1985年的13人增加到1000多人。(見注61)美國大公司老板2006年的平均年收入超過1000萬美元,是一般美國人工資的364倍,他們工作一天的收入幾乎相當于普通人工作一年的收入。(見注62)
過去5年是美國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強勁的年頭,卻有數(shù)百萬美國人的境況比以前更糟了。美國人工資支出在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中降到自1947年有政府記錄以來的最低點。處于工作年齡段家庭的平均收入5年來連續(xù)下降,比以前減少了17%。(見注63)據(jù)2007年9月對美國人壓力狀態(tài)的一項全國性調(diào)查顯示,金錢和工作是近四分之三美國人最大的壓力來源。在接受調(diào)查的1848名成年人中,51%的人擔心住房開支。購房是西部61%的居民和東部55%的居民“非常重要或相當重要”的壓力來源。(見注64) 據(jù)美國政府最新的報告顯示,1999年至2004年間,年齡在45歲至54歲之間的美國居民的自殺率大約上升了20%,達到了自有統(tǒng)計開始、25年以來的最高點。(見注65)
美國城市饑餓、無家可歸者大量增加。據(jù)美國農(nóng)業(yè)部2007年11月14日發(fā)布的報告,2006年,全美至少有3550萬人挨餓,比去年增加39萬人,其中有1100萬人生活在“極低的食品安全狀態(tài)”(見注66)。據(jù)美國市長會議發(fā)布的2007年美國23個城市饑餓和無家可歸情況調(diào)查,有16個城市要求得到食品緊急救助的申請比上一年增加,平均增長率達到12%,底特律食品緊急救助的申請增加了35%。在13個城市中有15%帶小孩家庭的緊急救助要求被拒絕。在接受住房調(diào)查的20個城市中,申請緊急收容或臨時住房的人數(shù)在2007年增加至193183人。巴爾的摩縣在2007年向當?shù)卣暾堊夥垦a貼的人比上年增長30%。(見注67)據(jù)估計,目前全美無家可歸者約為75萬人。(見注68)洛杉磯縣有73000多人無家可歸(見注69),菲尼克斯市有7000至1萬人無家可歸,還有3000人無法得到政府的收容。(見注70)新奧爾良有12000人無家可歸。(見注71)加利福尼亞州有近5萬退伍軍人露宿街頭(見注72)。無家可歸者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研究表明,無家可歸者的平均壽命為42歲至52歲,他們中間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見注73)在美國許多城市的性犯罪者中,無家可歸的人比例很高。波士頓136名高危險的犯罪者中三分之二沒有永久住址,紐約市有100多名性犯罪者注冊在兩個無家可歸者中心。(見注74)
美國沒有醫(yī)療保險的人越來越多。據(jù)路透社2007年9月20日報道,美國人口普查局稱,2006年全美沒有醫(yī)療保險的人數(shù)為4700萬。而美國家庭組織稱,實際上,在65歲以下的美國人中,有近9000萬人在2006年到2007年之間(或其中某些時間段)沒有醫(yī)療保險,占總數(shù)的34.7%,(見注75)其中19歲至29歲的年輕人有1000多萬無醫(yī)保。(見注76)在得克薩斯州沒有醫(yī)療保險的比例高達23.8%,亞利桑那州為20.6%,佛羅里達州為19.7%,佐治亞州為19%。(見注77)2006年,美國普通家庭的醫(yī)療保險費比2005年上漲了7.7%,達11480美元,在享受醫(yī)療保險的人口中,由公司提供保險的只占59.7%,比上一年降低了0.3個百分點。(見注78)同時,家庭收入達不到貧困標準而沒錢看病的人口,從1998年的4.2%上升到2006年的5.8%。(見注79)
(57) Poverty Drops as Nation's Income Hits 5-years High, USA Today, August 29, 2007.
(58) DC's “Two Economies” Head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Report Finds, DC Fiscal Policy Institute, October 24, 2007.
(59) 路透社,2007年10月12日。
(60) Richest Households Pass 1 Million Mark, CNNMoney.com, April 17, 2007.
(61) 《觀察家報》,2007年7月24日。
(62) 法新社,2008年1月4日。
(63)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2007年1月1日。
(64) USA Today, October 24, 2007.
(65) 美聯(lián)社,2007年12月14日。
(66) Over 30 Million Americans Faced Hunger in 2006, Reuters, November 15, 2007.
(67) More Seeking U.S. Rent Subsidy, The Baltimore Sun, December 17, 2007.
(68) Care Critical for Homeless,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2, 2007.
(69) Dying Without Dignity: Homeless Deaths in Los Angeles County, Los Angeles Coalition to End Hunger & Homelessness, December 27, 2007.
(70) 《起義報》,2008年1月2日。
(71) Katrina's Wrath Lingers for New Orlean's Poor, USA Today, December 13, 2007.
(72) 《星島日報》美西版,2007年11月8日。
(73) Care Critical for Homeless,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2, 2007.
(74) Many Sex Offenders Are Often Homeless, USA Today, November 19, 2007.
(75) 路透社,2007年9月20日。
(76) 路透社,2007年8月8日。
(77) 《明報》美西版,2007年6月26日。
(78) Census: Health Benefits Scarcer, USA Today, August 28, 2007.
(79) 《明報》美西版,2007年6月26日。
五、關(guān)于種族歧視
種族歧視在美國根深蒂固,一直是美國的一大社會痼疾。
黑人和其他少數(shù)族裔處于美國社會的底層。據(jù)美國人口普查局2007年8月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06年,中等收入的美國黑人家庭收入為31969美元,為中等收入白人家庭的61%,西班牙裔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為37781美元,為中等收入白人家庭的72%。(見注80)黑人、西班牙裔生活貧困和沒有醫(yī)療保險的比例都大大高于白人。2006年,美國黑人的貧困率為24.3%,西班牙裔為20.6%,分別是白人(8.2%)的2到3倍。2006年全美黑人沒有醫(yī)療保險的比例由2005年的19%上升到20.5%,西班牙裔的比例上升到34.1%,總計1530萬人,而白人沒有醫(yī)療保險的比例是10.8%。(見注81)黑人和西班牙裔患艾滋病等各種疾病的比例高。據(jù)《華盛頓郵報》報道,在2001至2006年間,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被確診的3269名艾滋病患者中,有80.7%是黑人。(見注82)黑人患艾滋病的幾率將近白人的7倍。(見注83)一份來自專門從事少數(shù)種族研究的機構(gòu)--政治和經(jīng)濟聯(lián)合中心的報告揭示:在社會經(jīng)濟地位上升的行列中,白人家庭是黑人家庭的兩倍多;反之,在收入下降的行列中,黑人家庭是白人的兩倍多。(見注84)
少數(shù)民族在就業(yè)和工作方面遭到歧視。據(jù)美國勞工部統(tǒng)計,2007年11月美國黑人的失業(yè)率為8.4%,是白人(4.2%)的兩倍,西班牙裔的失業(yè)率為5.7%,黑人、西班牙裔的失業(yè)率都遠高于白人。(見注85)皮尤研究中心2007年的一項抽樣調(diào)查顯示,67%的黑人認為,黑人申請工作會受到歧視。(見注86)據(jù)美國就業(yè)機會均等委員會統(tǒng)計,2006年該委員會共收到關(guān)于平等就業(yè)歧視方面的指控75768件,其中27328件涉及種族歧視,占35.9%。(見注87) 從2003年開始,4名耐克鎮(zhèn)黑人員工控告運動用品生產(chǎn)商耐克,指控店鋪經(jīng)理以種族歧視字眼稱呼他們,安排他們做低薪職位,更多次誣告黑人盜竊,又加派保安監(jiān)視黑人員工及顧客。(見注88)2007年3月的一份起訴書顯示,全美最大的藥品連鎖店沃爾格林公司對數(shù)千名黑人雇員有普遍的種族歧視,并以種族來決定雇員的委派和提升。(見注89)
美國教育領(lǐng)域種族歧視嚴重。據(jù)報道,美國公立中小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對黑人學生更嚴格,黑人學生因不守紀律受處罰的比例比白人學生高出很多。在新澤西州,非洲裔學生因違紀被開除的人數(shù)是白人學生的60倍;在明尼蘇達州,非洲裔學生被停學的是白人學生的6倍;在艾奧瓦州,非洲裔學生在公立學校中只占5%,卻占被停學學生的22%。(見注90)2006年8月2日,耶拿中學的一名黑人學生在一次學生集會上問學校的管理層,黑人是否可以坐在白人經(jīng)常聚集的樹下,他得到了肯定的答復(fù)。但是第二天,這棵樹上就被3名白人學生掛上了昔日南方種族主義最臭名昭著的標志--絞索。(見注91)據(jù)《紐約時報》2007年10月23日報道,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區(qū),一位黑人高中校長通過郵件收到了一個套索,郵件上寫著“白人的永久統(tǒng)治”。一位哥倫比亞大學的黑人教授,被人在辦公室門上掛上了套索。美國麥卡萊斯特學院、三一學院和惠特曼學院都出現(xiàn)了學生穿著具有種族歧視意味的服裝參加派對的事情。麥卡萊斯特學院的一次派對上一名學生假扮黑人,脖子上套著絞索。(見注92)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2007年哥倫比亞大學還出現(xiàn)了針對猶太裔的納粹標記威脅。
司法領(lǐng)域種族歧視觸目驚心。據(jù)美國全國都市同盟2007年發(fā)布的《2007年美國非裔狀況》報告,黑人(尤其是男性)與白人相比,有更高的比例被確認有罪并獲更長的刑期。黑人被囚禁的比率是白人的7倍。(見注93)與白人相比,黑人犯非法販賣毒品罪,即使犯罪情況相同,仍將會比白人大10倍的可能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見注94)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到2006年底,每10萬黑人中有815人被關(guān)在監(jiān)獄,西班牙裔的比例是每10萬人口中283人,白人的比例是170人。據(jù)美國司法部司法統(tǒng)計局2007年12月公布的統(tǒng)計,到2006年底,在美國各州和聯(lián)邦監(jiān)獄服刑的犯人中,黑人達56萬多,占總數(shù)的37.5%,西班牙裔和拉丁裔30.8萬人,占20.5%,其中黑人男子在押犯的比率高達每10萬人口3042人,是美國總?cè)丝谠谘悍副嚷?每10萬人口501人)的6倍多,西班牙裔男子在押犯的比率也高達每10萬人口1261人。據(jù)統(tǒng)計,美國30至34歲的黑人男子中,8%的人被關(guān)押在監(jiān)獄,而同年齡群的白人男子在押犯的比率只有1.2%。(見注95)在美國,終身監(jiān)禁在不同膚色的青年人中所占比例很不相同,黑人青年人被判處不允許假釋的終身監(jiān)禁的比例是白人青年人的10倍。在加州,這個比例更達到了20倍。(見注96)
司法當局對黑人和白人采取雙重標準。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在“耶拿六人案”中,6名黑人青少年因為毆打一名白人同學被捕,其中5名以謀殺未遂罪被起訴,引起了只有大約3000人的耶拿小鎮(zhèn)上約2000名大學生的集會抗議。(見注97)而兩名白人中小學女教師色誘6名黑人小男生與其發(fā)生性關(guān)系被曝光,卻不約而同地交保釋放。(見注98)
少數(shù)族裔是仇恨犯罪和暴力兇殺犯罪的最大受害者。據(jù)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2007年11月公布的報告,2006年全美共發(fā)生仇恨犯罪7722起,上升接近8%,其中51.8%是基于種族歧視的犯罪,針對穆斯林的仇恨犯罪增加了22%,對西班牙裔的仇恨犯罪增加10%。(見注99)2007年紐約市仇恨犯罪案件較上年更上升20.9%。(見注100)而洛杉磯縣2006年發(fā)生的512起仇恨犯罪中,68%的起因是種族問題。(見注101)據(jù)美國司法部2007年8月公布的報告,黑人占美國人口的13%,但在2005年全美發(fā)生的非致命暴力犯罪受害者中,15%是黑人,兇殺案受害者中,49%是黑人。(見注102)
(80)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6, Issued by the U.S. Census Bureau in August 2007, In: www.census gov.
(81)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6, Issued by the U.S. Census Bureau in August 2007, In: www.census gov.
(82) Study Calls HIV in D.C. A “Modern Epidemic”,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26, 2007.
(83) National Urban League: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7, In: www.nul.org.
(84) 《華盛頓觀察》周刊,2006年11月30日。
(85)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November 2007, Issu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on December 7, 2007, In: www.bls.gov.
(86) As Black Middle Class Rises, Underclass Falls Still Further, The Baltimore Sun, December 3, 2007.
(87) Charge Statistics FY 1997 Through FY 2006. In: www.eeoc.gov.
(88) ABCNews,2007年7月31日。
(89) CBS, In: cbs2chicago.com.
(90) 《芝加哥論壇報》,2007年9月25日。
(91) 美聯(lián)社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耶拿,2007年9月20日。
(92) 美聯(lián)社明尼蘇達州圣保羅,2007年2月11日。
(93) National Urban League: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7, In: www.nul.org.
(94) Study Finds Racial Divide Across U.S. in Drug Arrests,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5, 2007.
(95) Prisoners in 2006, Issu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n December 5, 2007, In: www.ojp.usdoj.gov/bjs.
(96) 《洛杉磯時報》,2007年11月19日。
(97) 美聯(lián)社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耶拿,2007年9月20日。
(98) The Associated Press, March 28, 2007.
(99) FBI: Hate Crimes Escalate 8% in 2006, USA Today, November 20, 2007.
(100) 美國《世界日報》。
(101) 美國《僑報》,2007年6月8日。
(102) Black Victims of Violent Crime, In: www.ojb.usdoj.gov/bjs.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