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韶關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葉樹養(yǎng)被正式起訴了。這位韶關政法系統(tǒng)昔日的“一哥”可謂傳奇人物,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他一邊大肆斂財,一邊平步青云,還當上了懲防腐敗體系建設考核工作組組長,極具諷刺意味。據(jù)說,此公在長期的權(quán)錢交易中,總結(jié)出一套“五不”原則,即“不主動索要錢財、不辦事不收錢、不催討該給還沒給的錢、不討價還價、不嫌棄送多少錢”。他從來不強討、硬要,而是采用互惠、坐等的方式,大抵算得上是“誠信”貪腐了。
貪腐也搞起了“誠信”,葉樹養(yǎng)并不是第一例。原安徽省定遠縣縣委書記陳兆豐正是這樣,定遠是全國重點貧困縣,農(nóng)民人均年收入僅2000余元,但陳兆豐卻貪腐總額近千萬元,而且長期以來貪而不倒。據(jù)說這與他很講“誠信”有關,葉樹養(yǎng)有“五不”原則,他有“三不”原則:“辦不到或沒法辦的事情不收,領導或熟人托辦的事情不收,嘴巴不嚴的人不收!鳖愃频睦舆有原潁上縣縣委書記張華琪,他號稱“言出必踐、老少不欺”,在賣官的時候,收了誰的錢,一定會許以烏紗帽,錢多帽子重,錢少帽子輕,偶而有辦不成的,必定原封不動地退款。這些貪官都在當?shù)毓賵鲞尺屣L云,縱橫多年而安然,歸結(jié)為一點,就是和當?shù)氐墓賵稣紊鷳B(tài)融為一體,官員體系由于所謂的“誠信”而逐步形成利益共同體。在利益共同體之下,外界很難覺察貪腐,即使有所懷疑,也苦無證據(jù),而官場中人,又因“誠信”而休戚與共,不會因此起內(nèi)訌,向紀委遞材料。
官場從來不缺乏黑色幽默,葉樹養(yǎng)的“五不”原則不是偶然的,而是官場的一種生存智慧。如果不是某一事件偶發(fā)被順藤摸瓜,恐怕葉樹養(yǎng)等人將依然身居高位,干著一邊反貪腐一邊搞貪腐的雙面營生。葉樹養(yǎng)是從農(nóng)民到大隊書記,再到縣、市干部,平素愛好殺豬據(jù)說也與農(nóng)民出身有莫大關聯(lián)。這樣一位能夠從社會底層走到廳級領導崗位的官員,自然是十分聰明的,聰明之處就在于熟稔地運用官場潛規(guī)則。之所以搞“五不”,其實是由于他知道貪腐的風險,但又要通過“五不”盡量地采取措施降低風險。為什么要搞“五不”,無外乎就是要別人不記恨于他,不僅對他“威服”,也對他“誠服”。和和氣氣發(fā)官財,這不正是不少貪腐高手擅長玩弄的一大策略么?
這種貪腐卻又是十分危險的。由于和氣,外界難窺堂奧,監(jiān)督自然缺乏。在這種情況下,蠅營狗茍之事難免滋長,人家拿錢來行賄,總歸不是要來行善舉的,而是要以小錢博大錢。他們倒是因為“誠信”貪腐而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權(quán)力、地位和金錢,可官場的秩序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當老實人、做老實官”便會因為不送錢、不行賄、“不懂事”而逐漸淪為某個官場的邊緣勢力。長此以往,一切單憑銀子開路,犯罪者可以逃脫法網(wǎng),貪腐者可以高枕無憂,官員們豈不人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淪入腐敗大網(wǎng)中?最后受害的必定是無權(quán)無勢無錢的平民老百姓。
“誠信”貪腐,害莫大焉!(周虎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