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安徽宿州一村民討要征地款時與鎮(zhèn)黨委副書記發(fā)生爭執(zhí),被其用茶杯砸中頭部昏倒在鎮(zhèn)政府的花壇里,30分鐘后才被送醫(yī)。鎮(zhèn)領導砸人后快步走開沒有救人(5月5日人民網(wǎng))。
而據(jù)3月25日《新京報》報道,22日,河南睢縣一農(nóng)民找鄉(xiāng)長說事時,拿起辦公桌上一水杯欲喝水,被鄉(xiāng)長喝止。兩人發(fā)生口角后出現(xiàn)肢體沖突,隨后,鄉(xiāng)長喊來警察。農(nóng)民被拘留7日。后來,鄉(xiāng)長和派出所長被有關部門免職。
兩起事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由杯具引發(fā)的,安徽的村民被鎮(zhèn)黨委副書記用杯具砸中頭部昏倒;河南的農(nóng)民想用鄉(xiāng)長的杯具來解渴,而被拘留?磥恚卟坏莻生活用品,還是個容易引發(fā)事端的導火索。
不言而喻,錯的不是杯具,而是人。確切地講,是一些領導干部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錯誤,才讓杯具變成了悲劇。
就拿安徽宿州的鎮(zhèn)黨委副書記來說,和群眾發(fā)生爭執(zhí)、產(chǎn)生矛盾也是正常的,但是,通過溝通和交流,是能夠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的,而不能一有矛盾沖突,就亮出江湖風范,把自己當成武林高手,杯具一甩手,群眾就倒地。干出這樣的行為,哪里還有一點“父母官”的味道,完全是金庸筆下的無良黑手,聽我的,算你識相;不聽我的,暗器侍候,先把你放翻再說。這樣的干部,豈不讓人恐怖,我們從他的所作所為中看不到一點心平氣和,看不到平等真誠,只看到一股暴戾之氣,看到一股衙門氣息。在他們的心中,哪里還有百姓情懷,哪里還有群眾觀念,干群的“魚水關系”還從何談起?
寫到這里,我想起了溫家寶總理,他到重慶云陽考察工作時,聽到村婦熊德明反映農(nóng)民工討薪難的問題,認真聽取、仔細詢問情況,不但替熊德明家討回了拖欠已久的工資,而且要求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清理拖欠農(nóng)民工工資的行動。如今,在政府主導、公檢法機關的配合下,拖欠農(nóng)民工薪金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再比如,現(xiàn)在,全國各個地方都在開展“大下訪”和“大接訪”工作,無論是黨政機關或者是司法部門,“下訪”和“接訪”的目的就是一條,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呼聲,把群眾反映的問題解決在群眾家門口。
但是,看看上述的這兩個基層領導,原本完全可以把群眾問題解決好處理好,從而在群眾家門口實現(xiàn)息訪止爭,但是,他們卻顛倒了“主仆”關系,把自己置于群眾的對立面,明明是小事一樁,卻頤指氣使,或動用警力,或把辦公場所當成“角斗場”,這豈不是小事化大,激化矛盾嗎?
這些干部雖說是個別,但其行為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大。其實,群眾向基層領導表達訴求,是相信政府、認可領導,也是尋求解決之道,如果我們的干部能夠心中裝著群眾,眼里有群眾,“一張笑臉相迎,一把凳子讓座,一杯熱茶暖心”,事事處處為群眾著想,哪里還有如此多的悲劇。這,的確應該引起深思。蔡正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