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4日電 法國《歐洲時報》11月24日發(fā)表評論文章,眼下正值國際金融危機初步見底,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未穩(wěn)之時,經濟寒風料峭。在菲律賓召開的第十屆世界華商大會,三千余華商翹楚共聚一堂商討世界經濟前景,讓遍布全球的華商乃至華僑華人普遍收獲了投資信心。這份信心,顯然來自世界華商大會抱團取暖的決定。
原文摘錄如下:
龐大的華商群體早已成為世界經濟版圖中的重要力量,但因分散各地,很難進行資源整合與互動合作,發(fā)出共同聲音。而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世界華商大會,從誕生之日起,便為海外華人及全球商界找尋了一個增進合作的平臺,逐漸成為全球公認的唯一的華人商業(yè)高峰盛會,有華商界“經濟奧運會”之譽。
當金融海嘯驚濤拍岸,身處世界各個角落的華商因全球經濟一體化而同陷沼澤,紛綸資產縮水、訂單銳減,血脈相連的同胞急需互相幫扶、合縱連橫。此番“超標”的與會人數,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世界華商對互動合作是何等充滿期待。借助歷經十八載歲月積淀的世界華商大會平臺,以“加強華商聯系、促進世界繁榮”為主題,這種手牽手料能以乘數效應放大。
更重要的是,這份信心建立在一塊堅實基石——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勢頭和龐大市場需求之上。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改革開放30年間,中國引進的外商直接投資逾六成是華僑華人和港澳臺資金;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占外商投資企業(yè)的七成。世界華商大會創(chuàng)辦之初,對中國而言,其主要意義在于“引進來”海外華僑華人資金、技術、人才和商業(yè)網絡優(yōu)勢等資源;后伴隨中國經濟的壯大,成為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重要通道。正是獲益于與中國有著深厚親緣、情緣的海外華商,中國經濟以一連串奇跡震驚世界。
當然,中國需要華商,華商更需要中國。中國經濟地位的迅速上升增加了全球華人的凝聚力,對廣大海外華僑華人而言,中國是“根”,也是“向心力”。有了中國的積極回饋和反哺,分享了中國經濟起飛成果,海外華商壯大了自身,世界影響力水漲船高。按中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所言,中國的發(fā)展,給全世界帶來越來越多的機遇,也給包括海外華商在內的廣大華僑華人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正因如此,每一屆世界華商大會,海外華商尋求投資中國的渠道,中國企業(yè)搭建走向世界的橋梁,主辦方則致力于宣傳自身形象、吸引華商投資,形成了一個各方共贏、促進世界繁榮的重要平臺。
此屆世界華商大會之所以能在兩年中先后遭遇金融危機、甲型流感、菲律賓水災,會議的腳步都不受阻擋或延遲;各國政要應邀出席,為這項盛事增加“含金量”,其原因更是不言而喻:今年,中國較快扭轉了經濟增速下滑趨勢,今年1到9月GDP同比增長7.7%,已成為華商的“避風港”。因而,各路華商此次“力挺”人民幣,不僅是“在商言商”謀求自身利益的經濟訴求,更是對中國和中國經濟發(fā)展充分信賴的體現。
背靠中國底氣足,海外華商借助中國經濟增長擴張事業(yè)版圖,自然有望在全球經濟全面復蘇之前占得先機,擺脫低層發(fā)展、改善產業(yè)結構、提升整體質量。
而經歷了這般苦難磨礪的華商,不難身強力壯。有了他們的參與,相信中國的發(fā)展又會繼續(xù)注入生機與活力。如此一個良性循環(huán),當是中國之幸、華人之幸,也是世界之幸。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