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三周年祭日之際專訪張純如父母
10年前,她的《南京大屠殺》一書引起全球轟動,并使美國社會開始關注二戰(zhàn)期間日本的侵華罪行。她也因此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文摘雜志《讀者文摘》的封面人物,并獲得過麥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合作計劃”獎、美國華人團體“年度女性”稱號。甚至,當年還曾與姚明、郎朗一起,被譽為美國最引人矚目的三位華人青年之一。
張純如,一個因追尋歷史真相而名揚海內外的名字,卻從三年前的初冬開始,成為人們紀念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11月9日,是張純如去世三周年紀念日。
最近這段日子,她的父母輾轉于美洲大陸:7日抵達波士頓參加電影《南京》的宣傳活動,11日又到加拿大多倫多,電影《張純如》的全球首映式將在翌日舉行。
時間帶不走悲傷
“我?guī)缀鯖]有一分鐘不想她呀。”北京時間11月11日凌晨4時許,在從機場前往多倫多市區(qū)的路上,張盈盈女士如是描述著自己對女兒的思念之情。
自1962年從臺灣到美國留學時起,張盈盈便與丈夫張紹進一起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此后又相伴在大學教書達30余載。退休后為了照顧在加州工作的女兒張純如和她的弟弟,兩位老人在2002年將家搬到了加州。
“她當時已經有了孩子,工作也非常忙,不懂得照顧自己,吃不好睡不好的。”提起過往的種種,張盈盈非常平靜。但兩年后不幸就發(fā)生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這種打擊讓張純如父母一時間失去了方向。“張純如離開的第一年,她媽媽感覺好像人生的一部分都沒有了。”電影《張純如》的投資方、加拿大史維會多倫多分會副會長劉美玲女士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面對逝者,除了親人外,旁觀者總歸無法體會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有人說時間可以治療傷口,但我不相信,我說不可能的,畢竟是一種傷痛,現(xiàn)在只是不去碰它吧!睆堄膼叟榻Y溢于言表。的確,轉眼三年已過,歲月的河流或許能沖走那些沒有價值的膚淺的記憶,但卻無法抹去刻骨銘心的愛與傷痕。
追隨女兒的腳步
2006年,南京,揚子江畔,兩位年過半百的老人面對著孤帆遠影,靜靜地訴說著歷史的滄桑。這是電影《張純如》中出現(xiàn)的一個畫面。
“導演讓我們講述張純如祖父和外祖父的故事!痹诙(zhàn)中長大的張純如父母,早年從父輩那里聽到了很多歷史的記憶,“我們又把這個記憶傳給張純如,她才會寫那本書”。而協(xié)助拍攝電影,不過是他們追隨女兒行動的一小部分。“我們想了一下,與其悲傷,不如讓自己忙碌起來,繼續(xù)女兒沒有做完的工作,把歷史真相告訴更多的人。”
張盈盈和丈夫在美國史維會的支持下設立了張純如基金,目前已連續(xù)兩年舉辦了征文比賽。有意思的是,征文只接受英語投稿!爸袊鴩鴥鹊娜硕贾滥嵌螝v史,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在西方國家宣傳,不能圍繞著中國自己的圈子轉!
猶太人在二戰(zhàn)時期的歷史都被收集到了美國教科書里,但亞洲戰(zhàn)場上日侵華戰(zhàn)爭的內容卻并未被列入,這引起了包括張純如父母在內眾多海外華人的注意。他們極力倡導在教材中加入這部分內容,在沒有得到回應的情況下,轉而開始資助一些美國中學教師到中國實地調查日本的侵略罪行,然后讓他們教自己的學生!罢粎f(xié)助,我們就從民間行動!
惟一的一次憤怒
“人生總有一死,就看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是什么了!边@該是怎樣的心胸,才能成就如此豁達的認知?將綿綿思念化作了完成女兒生前工作的使命,兩位老人在大悲之后的鎮(zhèn)定和從容無疑令人感嘆。
而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中,張純如父母惟一憤怒的表達,是在提到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的行為時。今年1月,日本右翼導演公然宣布計劃拍攝一部名為《南京真相》的紀錄片,妄圖歪曲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耙粋強盜說自己被人家搶了,你說該怎么辦,到底誰是強盜啊?”張盈盈提到此事時語氣激動。幾天前參加哈佛同學會的座談會上,她幾乎用同樣的措辭和語氣向在場的學生和校友做了宣講。
時間和歷史遲早會證明真相的!爱斎,我們也會一直努力下去!(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