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文教師:用英語教華文,確實事半功倍——中新網(wǎng)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久久艹视频一区

<rp id="exnmd"><video id="exnmd"></video></rp>
<ol id="exnmd"><strong id="exnmd"><td id="exnmd"></td></strong></ol>
    • <address id="exnmd"></address>
      <rp id="exnmd"></rp>
      <u id="exnmd"><option id="exnmd"></option></u>
    • <cite id="exnmd"></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華文教育
        新加坡華文教師:用英語教華文,確實事半功倍
      2009年12月01日 16:12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wǎng)12月1日電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近日刊登讀者言論,在新加坡早前的華文教育中,華文老師被要求只能用華語教學,絕對不允許參雜半句英語。然而,現(xiàn)在局勢有所改變,今后華文教師可以名正言順地以英語來教華文。文章作者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覺得這是好事。

        文章摘錄如下:

        在過去七年里,我擔任中小學的華文代課老師。我曾經(jīng)在東區(qū)一間小學代課,班上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國及五湖四海,當我用華語來教課文時,有些學生還是無法理解,在不得已情況下,我就曾經(jīng)嘗試用英語來向他們講解,果然事半功倍,很快就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原本上課時發(fā)愣和不專心的同學聽到老師用他們較熟悉的語言講解而聽得津津有味。明白后還能互動呢!

        后來在2004年以后我到中學時,也有一些修華文的非華族同學和純粹以英語為家庭用語的學生,我也在課堂上把課本翻譯成英語,學生們都感到獲益匪淺,對上華文課不再產(chǎn)生恐懼感和排斥。甚至有別班的學生想要轉(zhuǎn)來我的班聽課?梢娪糜⒄Z教華文,使家庭用語為英語的學生更容易學習華文而且也覺得較親切。這樣的教學法不會令學生討厭學習華文,而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除了用英語教華文外,對于華文程度較低或?qū)W習華文的非華族學生來說,還不能全部照著課文來教,若是單單通過課本學習,就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有時必須通過講故事,錄影或讓學生觀看圖畫或銀幕呈現(xiàn)的形象。

        此外,上華文課時必須讓學生有練習口語能力,說一說對課文的理解發(fā)表意見,這對來自講英語背景家庭的學生尤其重要。借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自主和快樂的學習,從而改善學習效率,更好完成學習目標。

        在師資問題上,我認為,我們是絕對能找到足夠的能以英語教華文的教師。因為新加坡在過去雙語教育制度下產(chǎn)生的教師,都有能用英語教課的能力。

        不過,說到底,為了孩子能學好雙語,家長責無旁貸,在此呼吁家長們堅持采用華語與孩子溝通,多鼓勵孩子多講華語,作為一個華人,一定要用心學好華語,一開始就要采用華語作為家庭用語。由于新加坡的大環(huán)境是以英語為主,孩子上學后要學會英語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反之,如果我們只采用英語作為家庭用語,孩子將來要學習華語肯定會有困難。即使有英語教華語的班,這種班級的學生的華語能力,也比不上從小就能上以華語教華文課的學生。

        希望新加坡教育部能盡快成立特別工作組,對華文教學提出具體建議,調(diào)整教華文的教學法和針對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華文的興趣,以提高他們的會話能力。(林羅杰,作者是中小學代課老師)

        ----- 華文教育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