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一則新聞報道說,一位日裔加拿大發(fā)明家,因為工作繁忙沒時間找女友,于是花了兩年時間,傾家蕩產造出了一個叫“愛子”的機器人女友,“愛子”不僅能做家務,會說多國語言,還能陪發(fā)明家約會,如果軟件升級,發(fā)明家和機器人甚至能享受性生活。
這一發(fā)明的確驚世駭俗,因為,那意味著,除了外表驚人相似,機器人還必須與人類一樣擁有情感和完美的感官。那么,機器人的感官和情感是怎樣產生的呢?她溫柔嗎?她聽話嗎?她能像真人一樣過性生活嗎?她會對你施暴嗎?你敢跟她結婚嗎?
先讓我們從一起機器人殺人事故開始我們的故事。
機器人將和人類越來越像
機器人殺人案件
1978年的9月6日,在日本廣島一間工廠里,發(fā)生了一件觸目驚心的事情,一臺專司負責切割鋼板的機器人,突然“狂性大發(fā)”,向一名值班工人舉起“屠刀”,把這名活生生的工人當作鋼板,切成肉片。這一慘案是世界上第一宗機器人殺人事件。
接下來,機器人殺人事件不斷上演。
1981年5月,日本山梨縣閥門加工廠的一名工人為一臺專門加工螺紋的工業(yè)機器人調整機器時,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機器人突然動作起來,抱住他旋轉。工人頭部和胸部嚴重受傷,隨后死亡。1982年,英國一名女工在測試工業(yè)機器人的電池時,機器人突然野性大發(fā),將她的手臂折成兩段。
東南大學機器人傳感與控制技術實驗室主任宋愛國教授告訴記者,他對這些機器人殺人事件早有耳聞,他說,其實在國內也發(fā)生過機器人傷人事件,而且性質大抵相同,而站在這些機器人身邊的人就不幸成了犧牲品。
宋教授說,機器人“暴動”事件還特別容易發(fā)生在實驗室,這些機器人對制造它們的主人更會“動手”。在國內某實驗室就發(fā)生過一起嚴重機器人傷人事件,當時一位科研人員正在測試機器人身上的某個機件,但不知為何,機器人突然失去控制,手腳亂舞,使得這名工作人員嚴重受傷,腦部受損。
就在宋教授的實驗室,這里的機器人有時也偶爾會發(fā)些“小脾氣”,不聽使喚,不過幸好它們本身殺傷力不強,因此沒有出現(xiàn)過什么傷人事件。
機器人究竟為什么會對“主人”大開殺戒?是不滿被控制而對人類展開的報復嗎?隨著機器人的功能日益強大,它們會不會對人類產生威脅呢?
機器人發(fā)脾氣就跟電腦死機一個道理
宋愛國教授解釋,其實機器人傷人不是什么報復、抗議。就現(xiàn)有資料來看,機器人殺人事件主要都出現(xiàn)在機器人興起的早期,尤其集中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是因為那時人類剛剛接觸機器人,對它們的了解還不深入,很多事情還沒能完全掌控。機器人性情大變,不是它們本身產生了抵御情緒,而是它們受到特定環(huán)境干擾,使得某些指令或程序發(fā)生故障,導致運作失常,而我們人類當時對機器人設定的防御機制還不夠,于是一系列機器人殺人事件就出現(xiàn)了。
在實驗室更容易發(fā)生機器人傷人,則是因為這里的很多機器人還在研制當中,性狀還不是很穩(wěn)定,而且,為了制造出更靈敏的機器人,科研人員經常要對新造的機器人進行測試,許多測試都要直接在機器人身上進行,因此一旦出現(xiàn)如程序或指令錯誤的事情,就容易出現(xiàn)傷人事件。幸運的是,科研人員都有防護措施,因此傷人事件很少。
那么,機器人究竟是受到什么樣的環(huán)境干擾產生故障而致殺人?面對隨時可能“亂發(fā)脾氣”的機器人,科研人員又是如何進行防御的呢?
宋愛國介紹,從早期機器人傷人的原因分析看,一般造成機器人故障的原因是機器人工作環(huán)境發(fā)生大變化,如電磁波干擾、振動、溫度變化等等,這些情況發(fā)生后,就容易對機器人電路形成干擾,從而導致程序出錯、某些信號無法表達等,就容易出現(xiàn)機器人工作異常。就跟電腦一樣,如果程序出錯,就會出現(xiàn)死機,不同的是電腦死機最多黑屏,而機器人是通過遙控運動的,一旦動錯地方,就容易傷人。
既然機器人故障原因找到了,那么防護措施也就有了。宋教授說,現(xiàn)在的機器人,尤其是工業(yè)機器人,在它們能觸及的周圍都會罩上一層防護絲網,就跟球場周圍的鐵絲網那樣,防止它們不小心傷到人。在宋教授的實驗室,就有這樣一臺工業(yè)機器人,在它的“觸手”邊就罩了一層防護網,防止有故障時亂“攻擊”。
如此看來,機器人對人類產生威脅的說法似乎就是多余的了。實際上,就目前的發(fā)展來看,機器人對人的幫助遠遠大于危害。
一個小芯片能讓動物變成唯命是從的機器
在宋教授的實驗室,他們正在研究各種輔助病人行動的機器人。有一種給中風病人提供幫助的機器人,把人和機器人“捆綁”在一起,機器人在前方,人在后方,通過遙感控制,就能行動自如。
那么,這種機器人的行動原理是什么呢?
宋教授說,現(xiàn)有機器人的智能主要來自微小的芯片所具有的巨大計算能力。這種計算智能雖然能較好地處理事務性和計算性的工作,但不能處理未知情況,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環(huán)境,無法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比如,給機器人兩種相同顏色的水,機器人通過觀察顏色和遠紅外感知等觀測,能分辨出兩種水的成分,這種能力連人也不具備。但是,讓這個機器人判斷和它說話的人在說真話還是假話,它還沒有這個能力。
宋愛國教授告訴記者,這是機器人研究的一個方向,其實機器人研究還有另一個方向,那就是“生物機器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多個科研小組都在試圖研發(fā),這個方向就是讓動物的大腦和計算機能夠連通,當這些動物長大后,它們就將變成一半是動物、一半是機器的“生物機器人”。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有人在進行這種研究。不久前,他們研制了一個壁虎機器人,就是在壁虎的體內植入電極,使得壁虎聽從命令,讓它向左就往左,向右就往右。那么,是否所有的生物都是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控制行為呢,甚至包括人?
宋教授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說從生物學來說,動物運動一般都是通過大腦的神經網絡來控制的,而在大腦運作時會產生腦電波,如果能監(jiān)控到這些腦電波,那么就能控制各種行為。而生物機器人就是通過在大腦中植入芯片,來控制腦電波,通過各種命令,使得動物聽話。
但是,目前這種實驗都只是在動物身上,在人身上實驗是不被允許的。在遙控過程中,動物是有感覺的,目前有兩種方式使動物感知,一種是痛苦命令,就是在命令時使動物感到痛苦而必須聽從;還有是獎罰命令,如果聽從會有獎勵,讓其甘愿聽從。
不過,宋教授說,有一些科學家敢以身犯險,不能用別人實驗,就拿自己開刀。在英國,就有科學家在自己身上植入很多芯片做實驗,希望能找到控制人類行動的方法。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要控制人類思維,而是想給癱瘓病人或者植物人找到康復的方法。
“愛子”和“充氣娃娃”的區(qū)別在哪里?
在生物體內植入芯片,聽上去匪夷所思;而把機器變得越來越像人,更令人目瞪口呆。
記者了解到,在2000年,美國科學家就發(fā)明出了一種依靠食肉產生能量的機器人,這個能夠“咀嚼”的機器人叫做gastrobot,它是一個有12個輪子的機器人,外形酷似列車,它能夠利用細菌分解食物,并將之轉化為電能。這個機器人的裝置能夠釋放出酶,用以分解碳水化合物,并由此產生能量。這個機器人的最佳食物就是肉類,而蔬菜的營養(yǎng)成分則太低了。
雖然這種機器人已經懂得享受“肉味”,但是它們畢竟只是機器,而不是人。即使如“愛子”這樣的機器人,也只是把它們的樣子造得“像”人而已,它們依然沒有邏輯判斷能力和情感。那么“愛子”們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呢?報道說就連它們的皮膚也是有感應的。
宋教授說,這種機器人內部構造跟一般機器沒什么區(qū)別,而外部的皮膚則是一種改進過的有機硅膠,這種硅膠在目前醫(yī)療上也用到,比如有些人的假耳朵就是用這種材料,觸感已經跟皮膚非常相似了。但這種皮膚的感應不是人體神經系統(tǒng),而是在這種皮膚里裝了傳感器,能感受到觸覺、力覺等,所以人摸上去它們會有反應。而它們能說多少種語言,能算算術,都是人類在它們的芯片里輸入了這些知識。它們本身是沒有情感和思維的。
也就是說,即使有一天,發(fā)明家和他的“愛子”能夠享受夫妻生活,“愛子”在本質上和作為自慰工具的“充氣娃娃”沒有區(qū)別。
人類最終將進化成為機器人?
盡管在短期內,機器人要超越人類還不太可能,但對機器人的疑慮也并非杞人憂天。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人的確越來越能干了。
科學家預言,或許新一代的機器人將是一種生物、電子、機械的綜合體,具備繁殖、自我修復和創(chuàng)造能力,能靈活運用各種資源,具有堅強的結構和強大的動力。未來機器人不再是毫無感情的麻木不仁的機器,它們同樣具有和人類一樣的思想和意識,也有喜怒哀樂的感情和多種的性格,它們也會懼怕死亡,生存也同樣是它們的第一需要。
美國一名未來學家和發(fā)明家作出了更大膽的預言——到2029年,機器人將具備人類水平的人工智能,甚至具備我們的情感……我們將把微型智能機器人通過毛細血管植入我們的大腦,與我們的生物神經細胞直接交互作用,讓我們更加聰明,記憶力更好,通過神經系統(tǒng)自動進入虛擬現(xiàn)實環(huán)境。
北京科技大學科學技術與文明研究中心章梅芳老師告訴記者,未來機器人雖然已經能夠說話和走路,機器人仍然只是一種機器。但是,當它們擁有了性別和情感之后,它們將成為一種100%的人造新物種,到那個時候人類千百年來制定的倫理觀將全面被顛覆。
具有智慧和情感的機器人大概不會甘于服從人類驅使吧。正如著名科幻小說作家阿西莫夫預言的那樣,要讓機器人適用于現(xiàn)實社會,就必須讓它們有自己的選擇,然而一旦它們有了選擇權,就有可能違抗人類的指令,機器人的反抗也許會帶給人類巨大的威脅。同時,由于機器人的力量非常強大,設計上的一個小疏漏就有可能造成大麻煩。通過極其復雜的工程制造出的機器人或許會由于一個不經意的計算錯誤迷失“本性”,釀成大禍。
不過,不少科學家也認為,如果不是由于災難等因素使人類滅亡,人類的終極進化應該是機器人,機器人必將取代人類主宰整個世界。機器人并不是通過與人類的戰(zhàn)爭取得世界的主宰權,而是人類本身進化成了機器人。
皆大歡喜生個“機器娃”?
如果科幻小說中的有思維、有欲望、有滿足感、與人類一樣有自己的“個性”,甚至還擁有“性別”的機器人和你戀愛,你敢于沖破“世俗的偏見”嗎?
也許你會說科幻離現(xiàn)實太遠,無論是時光隧道還是外星人只是人類的想象而已,現(xiàn)在大談特談這樣一個機器“物種”是不是有點為時尚早?其實不然。韓國的一名科學家從2000年起就開始沿著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新“物種”的方向努力,其中一個叫金正勛的韓國科學家已經發(fā)明了一種“人造染色體”。宋教授告訴記者,人造染色體也是一種染色體,只是對其重新組合。據稱這些人造染色體可以讓機器人“好色”,并最終能夠“生育”,實現(xiàn)自我繁殖。這些染色體將被安裝到一個機器人身上,而這個機器人將能夠擁有感知、邏輯推理和欲望等人類才擁有的能力。
韓國影片《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成為關注的焦點,顛覆了愛情的定義,也由此引發(fā)出對機器人倫理問題的關注,影片中的女機器人感到了愛情心跳,其渴望成為真正的人,具備人類所擁有的一切情感能力。
如果機器人真的和人產生感情,甚至結婚生子,那么人類的概念模糊了,生下的是人,是機器人,還是半人半機器?到那個時候,人類和機器人能不能平等,日常生活中機器人高效率的能力,會讓人類的心理失衡嗎?
北京科技大學科學技術與文明研究中心章梅芳老師告訴記者,人類和機器人界限的打破,很多女性主義者都為此感到振奮,他們認為改變了人類性別生理的劃分、性別歧視,但另一方面它也暗示了某種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等級關系。
章梅芳說,現(xiàn)在人類都害怕未來機器人的威脅,那是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一旦智能機器人超過了我們智慧的話,我們和機器人的位置就完全顛倒了。顛倒以后,如果人能實現(xiàn)和機器人和諧共處,從而化解對未來可能存在的機器人失控狀況的擔憂,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現(xiàn)代快報 記者 安瑩 見習記者 戎丹妍)
圖片報道 | 更多>> |
|
[國際瞭望] 外媒:4萬億投資震撼力堪比奧運
[國是議院] "并肩作戰(zhàn)"的朱镕基和溫家寶(圖)
[國是議院] 一起來預測周正龍案二審結果
[情感傾訴] 3次出軌 女友用懷孕逼我原諒
[國際瞭望] 視頻:布什晤奧巴馬握手后涂消毒液
[娛樂旮旯] 宋祖德:謝賢女友懷了謝霆鋒的孩子
[臺海日月] 請預測陳水扁監(jiān)獄生活如何收場
[體育天空] 英稱后悔申辦奧運 欲轉讓閉幕式
[娛樂旮旯] 李宇春和芙蓉同時掉河里了?(多圖)
[管中窺史] 毛主席一天要花多少錢?
[網上談兵] 他砍過13個日本鬼子!敬個禮再走!
內地一線女星床戲盤點 | 韓國女星上位的潛規(guī)則 |
鞏俐"裸替"秀性感身材 | 敢當面罵毛澤東的女人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
少女交友不慎 色誘敲詐10萬元 |
因家人反對男子街頭劫持女友 |
學生軍訓猝死 學校判賠9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