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16歲的女兒金芮去英國留學之前,對英國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體系都不太了解的李志永,選擇給女兒報了一個國內(nèi)的留學預備班。她像個正統(tǒng)的、提防孩子早戀的母親一樣,在女兒上課后的幾個星期正經(jīng)地問老師,“她在這班上有沒有關系不一般的男同學。俊庇蠋熴读艘幌,哈哈大笑。
等女兒真正落地倫敦,天高皇帝遠的時候,早戀、有沒有認真看書、學習成績這些事,反倒越來越不為李志永所關心。因為,從前只是一個模糊概念的“文化差異”,現(xiàn)在卻深刻地從電話線那頭不時地傳過來。她沒想到女兒在英國的實際處境,跟陰冷多霧的倫敦一個樣:雖然留學預備班能給孩子一些基本的準備,但那些一二三四的程序灌輸,并不能幫女兒順利地和人打交道。
李志永是一名律師,但此時卻找不出任何說辭,她揮灑出一貫的包攬百事的強勢個性,不遺余力地跨越7小時時差,開始遠程“遙控”女兒。她指揮女兒,去參加社團啊,不要怕老師嘛,不是說他們?yōu)槿撕荛_放嗎?她甚至開始覺得女兒能交點異性朋友,這樣似乎也不錯。但她當時并沒有留意,面對自己海量的意見,女兒的反應是“嗯,好。”“不是,哎,我也說不清楚……”
讓李永志察覺到不對勁的,是她出主意的結果并不盡如人意。她原以為女兒適應了倫敦的生活,就能照著自己的指點走下去,但女兒似乎有說不完的委屈,完全超出了李志永的預想。
李志永和留學預備班上認識的一位媽媽聊起女兒的狀況,對方一句話讓李志永明白了問題的關鍵,“當?shù)氐膯栴},要在當?shù)亟鉀Q!闭\然,這是個熟悉但絕不過時的道理:國內(nèi)用得好的方法,到了國外不一定行得通,非得經(jīng)歷一場碰壁,才能讓人有切身體會。
接下來和女兒的溝通,李志永有點逼迫的意思,逼迫女兒、也逼迫自己,“讓她自己去解決問題,我來幫她分擔那些不愉快的感受!边@么做對李志永來說并不容易,但“退居二線”的感覺居然也慢慢開始讓她享受,因為她感覺到,女兒那有生命力的探索,開始回到她們的談話中。當金芮品嘗到原來安排課程、和老師談話、租房、和室友溝通都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時,“我明顯感覺到,她很高興能自己做這些事!崩钪居李H為欣慰地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