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給孕婦讓座,重慶兩名男子近日在公交車上比起了身份證,并約定年齡小的讓座。最后,58歲的張先生因比對方小3歲,成了“失敗者”。懷孕7月的王女士在公交車站了十余分鐘后,才有了位置。(10月10日《重慶商報》)
如果說這兩名男子是可笑的,那么在車?yán)锓(wěn)如泰山的其他乘客也是可笑的。筆者很難相信,這輛公共汽車?yán)飪H就兩個座位,而且其他人都在61歲以上?報道說得很清楚:“在聽見有人要比身份證后,坐在孕婦旁邊的乘客都圍過來看熱鬧”。很難理解,當(dāng)時怎么就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制止比年齡讓座的鬧劇———別比了,讓她坐我的位置吧。
簡單的讓座,一些人卻非要弄得這么復(fù)雜,在一些小事上,不得不佩服一些國人的“精明”,什么事都算計得清清楚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能讓自己吃虧———我讓座了,而比我小的人不讓座,那我就吃虧了———這樣的精明導(dǎo)致的是社會運轉(zhuǎn)的低效率,讓人力物力浪費在毫無意義的內(nèi)耗中。其實,換個角度想想,讓一次座,方便別人,快樂自己,不是更“劃算”嗎?
有人從經(jīng)濟(jì)學(xué)角度分析一些國人喜歡搶位置等不良習(xí)慣,認(rèn)為是我們資源不夠豐富,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只好都搶著占著了。這樣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也給城市公交系統(tǒng)提出一個課題:如果公交資源供給充足,公交車上有多少座位,就裝載多少乘客,所謂的讓座鬧劇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但在目前情況下,以上設(shè)想很難成為現(xiàn)實,在達(dá)到公交車給人人提供座位的愿景之前,筆者以為,公交車上的和諧氛圍更多還要依靠每一個人的公德心,給老弱病殘孕主動讓座,這才是根本。如果在文明禮儀方面沒有提升素質(zhì),即便座位足夠多,搶座位、不讓座的行為恐怕也難以杜絕,不是曾有報道說中國游客在座位富余的大巴上爭搶座位嗎?
總之,讓座應(yīng)該成為公民的自覺行為,成為社會公德的最低要求。(文/但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