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先生在他早期的社會學研究中,把公德叫做“團體道德”。又說中國缺乏團體道德,在這個差序格局的社會里,都是由無數私人關系搭成的網絡。這網絡的每一個結都附著一種道德要素。
這話有些深奧,依我的理解,通俗點說就是,中國是個熟人社會,比較注重私德,在熟人面前愛面子,但是所謂的公德就不太看重了,旁人與我無關,我愛怎樣就怎樣,你管不著。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一些中國游客總喜歡搞“××到此一游”,以及亂扔垃圾、大聲喧嘩、踐踏綠地、隨地吐痰等現象。即使周游國外,也習慣性地缺一根筋,他們多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舉止,隨時都代表著中國形象呢。
余秋雨曾經在一次講演中認為,國人缺乏公德心,是因為人們長期受“朝廷”和“家庭”的“兩庭”模式的影響,對公共空間缺少認知:比如一個農村婦女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不能說沒有道德,但絕對是缺乏公德的表現,對公共空間缺少認知。美國孟菲斯大學歷史系教授孫隆基也認為國人普遍“缺乏公共空間的基本禮貌”,不過他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時,比余秋雨的闡述更為樸實。他說這是中國的大人一般習慣讓小孩子穿“開襠褲”,隨時隨地大小便。受這種教育長大的人,當眾挖鼻屎、搓老泥,吃飯時將骨頭吐在桌子上,隨便丟垃圾,對身體的動作不去控制等,就都不奇怪了。顯然,不論是費孝通,還是余秋雨或是孫隆基,這些學者都不約而同地把缺乏公德的現象,置于中國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上闡發(fā)了。
所以,我想在此稍作展開,對中國游客的不文明現象加以剖析,以便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在國人看來,公共空間姓“公”,并不屬于自己,也就不必為它擔什么責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秉承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國土皆屬于皇帝,而臣民不僅一無所有,連人身也是依附關系。在他們的潛意識里,天下不是他們的,天下的事也跟他們沒有關系。于是我們經常發(fā)現,人們對公共秩序總是麻木而沒有責任,甚至一有機會便在“王土”之上發(fā)泄不滿或者搞惡作劇。而一旦到了國外,更是因為少了約束,而放任自流了。
社會發(fā)展到今天,中國人的這種意識仍然根深蒂固,他們仍然把國家和公共空間,當作與他們利益無關的“身外之物”,他們仍然承傳了對公共空間缺少責任感的觀念。其實,社會公德本來就是人們在公共空間和秩序里遵守的道德。如果對公共秩序缺少認知,必然隨心所欲,把私人生活中的老毛病帶到公共場所里來。實質上,這也正是缺乏公民意識的表現。
正如有學者認為,中國現在要趕上先進國家,要實行現代化,最重要是要培養(yǎng)人的公民意識,使在中國大地上因循守舊生活了幾千年的中國人成為有現代意識的公民。這種意識體現為將自己和他人視為擁有自由權利的人、有尊嚴、有價值,并且能夠勇于維護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權利、尊嚴和價值的意識。
所以,要提高國民素質,真正構建起“旅游公德”,辦法還是在于實行公民教育,使之學做現代化國家的“公民”。因為只有加強公民教育,使個體成為自由思想的獨立主體——“公民”,以增強個體自律,才能形成對公共秩序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此外,加強外部的制約力量,使不文明行為付出高昂的成本。我想這才是減少國民不文明出游現象,重構公序良俗的根本之道吧。(葉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