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袁吉芳)我三月啊,清明哦 ,墳上掛。那包袱哦,你收拾起,到姐家、、、、、、
【解說】這個面對著遠處大山忘情高歌的老人叫袁吉芳,雖已年過六旬,但看起來面色紅潤,精神矍鑠,唱起歌來更是激情四射,像是個四十幾歲的壯漢。袁吉芳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一字不識,但就是這樣一個老人,卻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巴山背二歌”的傳承人。
在四川東北部的巴中山區(qū),以前交通閉塞,人們把那些用人力背運貨物的人稱為“背老二”或“背二哥”,他們在背運貨物的途中打杵歇氣唱山歌,于是便產生了“巴山背二歌”,“巴山背二歌”于2006年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袁吉芳從小就生活在大巴山,唱山歌是他這輩子唯一的愛好。記者剛走到袁吉芳老人的家——大巴山深處的四川省南江縣樂壩鎮(zhèn),老人便迫不及待的帶著我們往半山腰上的寺廟白云庵走,因為那是他教學生唱歌的地方。
【同期】(袁吉芳)我從2007年8月2號起正式開始辦學,學生全部集中在這個廟里面,一直免費至今。
【解說】袁吉芳雖已年過六旬,走起路來仍健碩有力。剛剛走到廟宇腳下,就聽到從廟宇中傳出來的歌聲。原來這是袁吉芳的學生正在排練節(jié)目,準備即將到來的演出。
袁吉芳說,自己喜歡唱山歌是受了父親的熏陶,在父親懷抱中的時候就開始學唱歌了。
【同期】 (袁吉芳)他從小把我抱在懷里,第一看到星星的時候,就教我唱星星,看到月亮的時候就教我唱月亮。我最早的體驗就是先唱星星和月亮。
【解說】就是這樣,袁吉芳從骨子里開始了喜歡唱歌。但那個時候唱山歌既成不了職業(yè),更不能成為謀生的手段。由于家里貧窮,袁吉芳十幾歲就開始了真正的“背二哥”生活。
【同期】 (袁吉芳)那個時候家里面也貧窮,就開始搞背運,一生我就是個“背老二”,真真切切的“背老二”出身,我還有二夾子、單邊棒好幾套。
【解說】回憶起“背二哥”生涯,袁吉芳仍然是歷歷在目。在秀美的大巴山區(qū)陡峭的羊腸山道上,淌著汗、背著貨艱難前行,累了,將背簍底向打杵子上一放,兩腿叉開朝地面一蹬,吼一曲巴山背二歌,胸中壓抑的氣流噴薄而出,高亢的歌聲在山巔之間迂回蕩漾。
就這樣,唱歌成了袁吉芳生活的必需品,雖然早不當“背二哥”了,但唱山歌這愛好卻愈發(fā)濃烈。袁吉芳沒上過學,但是他能自己即興編詞編曲,并稱有機會還要和臺灣的張帝一較高下,村民們都戲稱他為“歌瘋子”。
【同期】(袁吉芳)現(xiàn)在尤其是小孩和年輕人,他還不習慣,我們唱這一塊的話,他們認為是瘋子。
【解說】一次偶然的機會,袁吉芳于2007年參加了四川省南江縣首屆民歌大賽,榮獲冠軍后,一字不識的袁吉芳還當起了老師,開始免費教唱巴山背二歌。
但由于沒有資金的支持,袁吉芳把教學地點安在了半山腰上的寺廟白云庵。白云庵不但沒有收袁吉芳的錢,有時候還免費給學生提供簡單的飯菜。為了教學的方便,袁吉芳甚至放棄了山下舒適的家,離開老伴獨自搬到了半山腰上的白云庵。
袁吉芳帶著記者來到了他寺廟的住處,房間昏暗,甚至連燈都是壞的,床上是簡單的鋪蓋,桌上放著他和學生參加表演的相冊集。
【同期】(袁吉芳)(記者:這住的條件還是很簡陋的。)簡陋沒關系、沒關系,只要把這塊文化傳承出去我就覺得死而無憾了。
【解說】就這樣學習班辦起來了,剛開始慕名找他來學歌的人很多,從二十幾歲的小伙子到七八十歲的老年人,甚至還有學校的學生。
【同期】(袁吉芳)我看人越來越多,有二三十個了,甚至有通江縣的,還有成都溫江的,也還有其他的,有重慶學校的(學生)。
【同期】(袁吉芳學生)才組織巴山背二歌的時候嘛,都是一個一個的來,這個來了學了覺得很有意思,有興趣,又把第二個帶來。
【解說】袁吉芳的學生說,平時不上課,不排練的時候,袁老師是一個很溫和的人,一旦教起歌來,相當嚴厲,但對老師的唱功則贊不絕口。
【同期】(袁吉芳學生)橫起眉毛,瞪起眼睛,一下不對頭,你這樣不行的,基本上有些是在一句句的教,教的比較詳細,教起來的時候還是很嚴厲。
【同期】呦呵呦呵喂,我要指導,你們知道不知道。呦呵呦呵呦,呦呵呦呵喂,呦呵呦呵喂喂,呦呵呦呵哦哦,呦呵咿呀喂,這個連接性不夠,聽起來不舒服,再重復一下。 來,天上的星星,耶、耶,死命的等哦,我與那情郎哦,訴心情哦。呦呵呦呵哦,呦呵呦呵喂,呦呵呦呵喂喂,呦呵呦呵哦哦,呦呵咿呀喂。
【解說】教學沒有資金,袁吉芳就自己往里貼,和學員一起湊,但這樣的日子堅持了沒多久,學生就逐步減少了,尤其是年輕人。袁吉芳的行為也開始遭到家人的不理解。
【同期】(袁吉芳女婿)實話實說,這個東西,我們從來沒有這個細胞,在沒有大的政策支持下,這個東西我看的很淡。
【解說】老人的女兒和女婿是在山下的鎮(zhèn)上做干雜生意的,日子過得算是比較寬裕,但是長時間對父親的資金支持,卻讓他們看不到任何的回報和希望,女兒和女婿也有些動搖。
但是袁吉芳一直都在堅持,他說,誰也動搖不了我的心,哪怕家人不理解,哪怕和老伴離婚都要繼續(xù)堅持下去。
【同期】(袁吉芳)我為什么要堅持,因為我這一塊文化,如果變成了泥土,那永遠也挖不出來,所以我寧愿我兩口子離婚都行,不在一起都行,我現(xiàn)在就住在廟里面,專行專業(yè)的。
【解說】為了“巴山背二歌”的傳承,袁吉芳也在有意培養(yǎng)自己的兩個外孫,但每次都是在女兒的哄騙下,兩個孩子才開口唱上幾句。
【同期】(袁吉芳)我自己都要流淚了,這不等于要絕跡了嘛。
【解說】目前,讓袁吉芳稍感欣慰的是,他的女兒開始跟著他學習唱歌了。袁吉芳希望除了能帶著女兒和學生去展演外,更想走進高等學校,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了解、學習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希望進一步得到政府的支持。
天色漸暗,遠處的光霧山更加的霧色朦朧,袁吉芳抱著兩個外孫唱起了山歌。 他們高亢的歌聲飄蕩在大巴山區(qū)秀美的群峰間,綿遠、悠長……
【同期】(袁吉芳)正月新年倒好耍,柳啊柳連柳;二月黃花正發(fā)芽,紅花柳連海棠花;三月清明墳上掛,柳啊柳連柳;四月田間早秧插,紅花柳連海棠花;五月雄黃賣起價,柳啊柳連柳、、、、、、
編導 馮亞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