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一月二十八日電 (記者 黃少華 路梅)由于環(huán)境污染和濫捕,臺灣沿海水域的中華白海豚目前僅存不到二百只。臺灣多個民間團體,今天在此間呼吁社會各界重視這一古老物種瀕臨絕種問題,并成立“搶救中華白海豚(媽祖魚)聯盟”,以協調共同行動。
資料顯示,中華白海豚多生活在海洋近岸河口區(qū),是中國海洋鯨豚中唯一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和淡水的白鰭豚、陸上的大熊貓、華南虎等都屬同一保護級別,被稱為“海上大熊貓”。
在臺灣,中華白海豚常在三月媽祖誕辰出沒,因而又有“媽祖魚”之稱,棲息地大約位于臺灣苗栗到嘉義段,河川出水口離岸約五公里處。
在今天的記者會上,環(huán)保人士表示,受到海水污染導致水質惡化,和漁民濫捕,中華白海豚面臨嚴重危機,臺灣附近海域估計只剩不到兩百只。福爾摩沙鯨保育研究小組負責人楊世主表示,近年來,云林縣、嘉義縣、彰化縣附近海域興建攔河堰、石化科學園區(qū)、水庫、煉鋼廠、火力發(fā)電廠、等重大工程,危及中華白海豚生存。
楊世主說,近五年來該小組針對四十九只媽祖魚個體辨識研究,發(fā)現有三分之一的外表皆有明顯撕裂傷與疤痕,研判可能與漁民的刺網以及人類海上活動有關。
為挽救中華白海豚,臺灣生態(tài)學會、臺灣永續(xù)聯盟、環(huán)保聯盟、臺灣蠻野新竹生態(tài)學會、云林野鳥學會、福爾摩沙鯨保育研究小組發(fā)起搶救中華白海豚(媽祖魚)聯盟。
臺灣環(huán)保聯盟秘書長何宗勛表示,搶救聯盟計畫從二月份開始培訓義工,使愛護中華白海豚的理念能深入民間,喚起民眾的環(huán)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