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28日電 臺灣《聯(lián)合報》今天刊出臺北市文字工作者龔濟的文章《臺灣的‘打拼’ 已移民大陸》,稱許奧運展示的大陸進取、團結(jié)和開放的風(fēng)貌,同時對臺灣日漸喪失打拼精神進行反思。
原文摘錄如下:
北京奧運會閉幕。中國大陸、國際奧委會、很多參與國家,都稱贊這是一次成功的盛會。
當然成功!大陸以全部之力,經(jīng)七年準備,花費數(shù)千億元,動員數(shù)十萬義工支持奧運,還能不成功嗎?
整體來說,舉辦奧運,大陸收獲豐碩,這可由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閉幕典禮上的話來概括。他說:“通過本屆奧運會,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國,中國也更多地了解了世界!
北京奧運,有上百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萬余名運動員參加,注冊和非注冊的記者幾萬人,世界各地幾十萬人前來觀戰(zhàn),全球收看電視轉(zhuǎn)播的人數(shù)難以估計。參與和浸淫在這樣一個大網(wǎng)絡(luò)里,怎能不促進情感、增加了解?格魯吉亞和俄羅斯兩位選手,在頒獎臺上相互擁抱,就是一個典型而又動人的例子。
這種情境的塑造和精神的發(fā)揚,似乎也得到國際輿論相當?shù)恼J同:
印度《印度時報》:奧運是世界重新認識中國的開始。
英國《泰晤士報》:奧運迫使西方注視真實的中國。
西班牙《體育報》:奧運會把中國分成兩個,一個是奧運會前的中國,一個是奧運會后的中國。
法國《費加羅報》:中國向世界證明,它能夠像西方一樣,辦好這一全球盛事,而且是用融入中國精神的“現(xiàn)代”方式。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qū)晨報》:奧運讓中國實現(xiàn)“最偉大的躍進”。
美國《新聞周刊》:說中國沒變化是十足的無知!稌r代周刊》:世界見證了一個確實無誤的事實──中國在榮譽的光環(huán)下回來了。
在來自海外的評論中,說得最中肯的,可能是美國《基督教科學(xué)箴言報》。它說:中國因為成功舉辦奧運會而贏得國際尊重,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領(lǐng)導(dǎo)人和人民很愿意信任世界其它國家。
的確,中國大陸人民因為有信心,明顯改變了一些對人對己態(tài)度。他們比過去較能遵守清潔、秩序、禮貌這一類文明規(guī)范;揚棄狹隘的愛國主義,不敵視到外國執(zhí)教的中國教練,對本國和外國選手一律鼓掌加油;他們也批評和檢討自己,譬如承認雖是獎牌大國,但仍非體育大國。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評論說:奧運將把中國有機地納入到國際社會中來,中國孤立于世界的時代從此結(jié)束。中國融入世界,也影響世界。
在夾雜著批評的贊譽聲中,中國大陸能否更文明、更理性、更有膽識而又更具國際視野的走向未來,從而改變體質(zhì),那要由實踐來檢驗。但無論如何,這些年來,大陸是向外拓展的,不僅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耀眼,也包括“非物質(zhì)”的文化、思潮的引進和輸出。
大陸對臺灣的生存發(fā)展關(guān)系極大,相對于大陸,臺灣這些年來做了些什么?他們是開放,我們是閉鎖;他們是發(fā)展,我們是萎縮;他們目光向外,廣與人交,我們眼睛朝里,耽于內(nèi)斗。臺灣最愛用的一個詞匯“打拼”,現(xiàn)在已移民大陸,看樣子要在那兒安家落戶。蕞爾小島的臺灣,“打拼”精神還剩下什么?
歷年無節(jié)制的“修憲”、無規(guī)范的政治斗爭,早已使臺灣的民主千瘡百孔。菲律賓曾是亞洲“民主典范”,但是出了貪腐無饜的馬科斯和伊美黛家族,今天留下來的只是“菲勞”和“菲傭”。幾天后臺灣又有群眾要上街了(編者注:8月30日反馬游行),這回“打拼”什么呢?
古人勸人認清自己及所處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有幾句警語:“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愿生活在臺灣的人,都無“沸鼎飛幕”之憂。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