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南京中山陵迎來了孫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大典,也再度迎來了前往拜謁的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先生。吳伯雄2008年、2009年兩次前來拜謁,此前還曾作為副主席陪同連戰(zhàn)先生到南京,對那片占地8萬多平米莊嚴肅穆的建筑群,吳伯雄應該是很熟悉了。吳伯雄在會見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時說:“國共兩黨領導人一年見面一次,是很自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無法預言以后國共領袖每次會晤,都將伴隨著國民黨主席的中山陵之行,然而我們卻能從過去幾年的兩岸互動中,深刻地體會到中山先生在維系民族血脈加強兩岸溝通方面發(fā)揮的巨大作用。正如連戰(zhàn)先生所說,中山先生是兩岸“共同尊崇的國族先輩、革命先行者”,誠如斯言。
然而過去10多年里,臺灣在寧愿去拜祭靖國神社也不到中山陵的李登輝,和“意志堅定”到無論如何都不學盧武鉉的陳水扁的統(tǒng)治下,別說兩岸同屬中華民族這一點都有人敢置疑,就連中山先生也被一些人稱為“外國人”。
相形之下,坊間笑話中的那位臺灣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已經算不錯的了。某人在報道時任;鶗貢L邱進益拜謁中山先生衣冠冢的新聞時,問同事“邱進益為什麼要去拜大陸的國父?”,同事回答說:“他去拜的國父就是孫中山!”該主持人一臉迷惘地接著問:“大陸的國父不是叫做‘衣冠’嗎?”
還好,這位“傳說中的”主持人尚知道在臺灣人們奉中山先生為國父,并沒有把他當成“外國人”,只是不知道這位革命先行者在大陸享有同樣萬民景仰的尊榮罷了。余光中先生曾這樣寫道“鄉(xiāng)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60年的對立,不僅僅割斷了兩岸的經貿和文化往來,更在海峽那邊許多民眾的心中打上了一個大大的結。
所幸的是,盡管今天兩岸的現狀與中山先生“華夏一統(tǒng)”的理想仍有一段距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不管怎樣,這灣海峽如今已經無法再阻擋兩岸人民的腳步,每天都有數千名大陸游客前往臺灣,更多的臺灣同胞則沿著相反方向接踵而來。前面笑話中出現的邱進益先生,更是在73歲高齡時以洋洋灑灑12萬字的論文《從國統(tǒng)綱領到汪辜會談》,在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中心拿到了博士學位,成為南大歷史上年齡最大的博士學位獲得者。
連戰(zhàn)、吳伯雄,前后兩任國民黨主席都到了大陸,人們自然而然地問出這樣一個問題,時下島內正在熱議的馬英九再任國民黨主席倘若成真,下一次“馬主席”會不會也踏上前往北京的班機舷梯呢?另外一個問題是,身為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會不會也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到南京呢?27日,蔡英文宣布“開放民進黨公職人員赴大陸”。雖然這個宣布似乎晚了些,但總還不算太晚。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就在次日表示國民黨“歡迎民進黨跟上腳步”。
無論臺灣的哪個黨派或人士,大陸都會歡迎他們來大陸、來南京,沿著中山陵拾級而上。歸根結底,中山先生的精神既長存于大陸的高山大河,也永在于臺灣的綠地藍天。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