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德·米勒,畢竟不是當年那個和“鯊魚”動拳腳的毛頭小子了。34歲了,他的臉上鋒芒不見,沉靜而又老練。成熟的人,當然會把很多想法藏在皺紋底下,謹慎地說些客氣話。來火箭之后,他一直在和所有認識的人攀著交情。把自己的身姿放低,別人才能高看你一眼。
米勒到來之后,火箭隊終于可以不再用海耶斯這樣的敦實樁子去對抗那些修長健美的大個子了,遇到胳膊腿兒健壯的家伙,也大可不必像大衛(wèi)·安德森那樣,被人任意捏把著玩。說句實實在在的話,火箭隊終于找到一個看上去還算靠譜的中鋒。
從戰(zhàn)術(shù)板上看,火箭隊的普林斯頓體系又多了一個新的信徒。米勒的高位策應能力,將給火箭隊的后衛(wèi)群帶來更多的空切機會,噸位不足的小布與馬丁,大可以不被銅墻鐵壁所困擾,在一個立體的空間內(nèi)穿梭。當然,這對于姚明而言,不見得是好事。表面上看,姚明在火箭隊中的戰(zhàn)術(shù)價值被嚴重地削弱了,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讓我們把鏡頭推回到N年以前——火箭隊的范甘迪時代。當時火箭隊的架構(gòu)高墻深壑、明槍暗箭,姚明在內(nèi)線一手遮天,麥蒂于外線突投結(jié)合,章法儼然。但是最終的結(jié)果卻是,根本無法闖過第一輪,兩位核心在重重壓力之下搞得身心俱疲傷痕累累。而阿德爾曼入主之后,改掉了透支核心的戰(zhàn)術(shù),利用團隊傳球?qū)ふ铱瘴,在姚麥狀態(tài)逐漸下降的情況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所以可以說,“姚核心”僅僅是一種建隊的理念,在戰(zhàn)術(shù)中,姚明早已經(jīng)不是隊伍進攻的重心。團隊籃球,共享球權(quán),才是火箭隊如今的用兵之道,而米勒,起碼可以讓姚明傷痕累累的腳得到一絲休息。
已經(jīng)34歲的米勒,終究不可能對姚明搶班奪權(quán),獨自主宰火箭隊的內(nèi)線,就像當年的穆托姆博一樣。他的任務,或許只是在休斯敦,在恩師阿德爾曼的戰(zhàn)旗下,光榮地戰(zhàn)死到最后一刻。
參與互動(0) | 【編輯:趙彧】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