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經他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電視節(jié)目已破百,其中最具時代意義和獨創(chuàng)精神的代表作,應屬《2100全民亂講》等“全民系列”,它開創(chuàng)了臺灣獨步一時的“政治模仿秀”狂熱
★ 文/ 梁良
假如你是喜歡觀賞臺灣電視綜藝節(jié)目的人,很難不知道“王偉忠”這個名字,因為當前最走紅的臺灣電視綜藝節(jié)目,十之七八是出自王偉忠的手筆,或是由那些跟他有關的傳播公司制作的。
隨便一數(shù),這些每天給全球華人提供歡樂的當紅節(jié)目有:《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超級星光大道》《康熙來了》《全民最大黨》《國光幫幫忙》《王牌大賤諜》《大學生了沒》等。王偉忠跟人一齊合資搞了“數(shù)字制作”“金星制作”“中大制作”“精彩制作”“百分百影視”5家電視節(jié)目制作公司,自己親任金星制作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之外,最近還興致勃勃地親自執(zhí)導武俠情景喜劇《江湖.Com》,一推出就創(chuàng)下收視率佳績。此外,王偉忠也兼營經紀事業(yè),目前經紀的旗下臺灣藝人有:大小S、郭子干、黑人、劉真、琴、顏嘉樂、林美秀、陳翊萱、劉瑩、王怡仁、黃安琪、張兆志、孫鵬、林書煒、何戎、阿KEN、納豆、壯壯、陳漢典等,被稱為“偉忠?guī)汀。難怪會被稱以臺灣電視綜藝界的“教父”之名。
這個精力充沛、創(chuàng)意無窮的“電視鬼才”,入行已超過30年,因制作《連環(huán)泡》節(jié)目成名,至今也超過了20年,經他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電視節(jié)目已破百,若是要從其中挑選出一個最具時代意義、最富獨創(chuàng)精神的代表作,應屬從2002年10月開播的《2100全民亂講》、中間演變成2.0升級版的《全民大悶鍋》、發(fā)展至如今走紅兩岸的3.0版《全民最大黨》這個“全民系列”,因為它開創(chuàng)了臺灣獨步全球的“政治模仿秀”狂熱。
這個“政治模仿秀”節(jié)目是華人社會獨有,連領先全球的美國電視界也要步其后塵。在美國總統(tǒng)大選正趨白熱化期間,模仿共和黨副總統(tǒng)候選人佩林出來搞笑的節(jié)目爆紅,就是最鮮明的例證。
眷村成長提供創(chuàng)作養(yǎng)分
其實王偉忠能夠在臺灣創(chuàng)造出“全民系列”這種頗具“顛覆意義”的電視節(jié)目,跟他個人的經歷和性格有絕大關系。而臺灣政經環(huán)境在近20年來的翻天覆地大變動,也給他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創(chuàng)作養(yǎng)分。
祖籍北京、出生和成長于臺灣嘉義眷村“建國二村”的王偉忠,其父王志剛有一半滿族血統(tǒng),但在臺灣的軍隊中卻只是個管發(fā)動機和卡車的士官長。從小,王偉忠就敏感地意識到,自己是生活在一個階級分明的世界。在空軍眷村,飛行官住在獨門獨院大房子,地勤軍官較次一點,軍階最低的士官只能住違章建筑的小房子。
給眷村孩子念書的空軍附小,學校分成忠、孝、仁三班,忠班是飛行官的孩子,孝班是地勤軍官的小孩,仁班是士官兵的孩子。王偉忠是當然的仁班生。后來學校增加了一個愛班,專收眷村外的臺灣本省小孩。
因為從小飽受階級制度所害,所以王偉忠一直抵抗階級,長大了做節(jié)目,就會去做一些顛覆性的節(jié)目嘲諷階級、打倒階級!度褡畲簏h》等一系列政治模仿節(jié)目以“全民”為名,是最自然的選擇。
成長在眷村也不全然是壞事,王偉忠覺得,“一個小眷村,可是一種大中國”。眷村里居住了來自南北各省的軍眷,空氣中飄揚著各種腔調的國語和方言,村里大榕樹下述說著爸爸們口中的家國大事和媽媽們口中的雞毛蒜皮生活小事,這一長串悲歡交集的故事,日后都成了提供王偉忠搞創(chuàng)作的“子彈”。
如今王偉忠練就一口很溜的普通話,忽兒可變成四川話,忽兒是天津腔,忽兒又成了東北腔,各種腔調來去自如,在大陸參訪時與各省各路人馬侃起大山而無往不勝,也就是來自當年的建國二村的滋養(yǎng)。很多成長自眷村的“外省第二代”日后成了臺灣藝文界的大腕和傳媒界的要角,在他們身上總能看到這種“多元文化”氣質的自然流露,令香港和大陸方面的同行艷羨不已。
“混世魔王”的電視情結
王偉忠雖出身軍人家庭,家中卻是“嚴母慈父”,父親是罕見的不動武老兵,而由母親專掌“刑部”。每當王偉忠在眷村里外搗蛋闖禍回來,動手教訓他的總是母親王孫紹琴。但他還是打混如故,氣得這位嚴母自嘆:“我怎么會生出你這混世魔王來!”
然而,這一種“混”的精神并沒有驅使王偉忠走入黑道,而是讓他轉化成一種擅于觀察社會、了解人性、隨機應變的能力,這種能力使他日后成為一個在圈中走紅了20年,卻仍然可以做一個以創(chuàng)意豐富、擅于掌握社會脈動著稱的好制作人。
王偉忠自稱是個“老靈魂”,從小就“憂國憂民”。他確實憂慮臺灣,所做節(jié)目喜歡反映社會現(xiàn)象。他小時候就對“電視”這個東西充滿幻想,因為它可以影響很多人。在高中時代逃學時,他看到當年的臺視名導播黃海星帶著外景隊在嘉義公園出外景,心里就想:“他媽的!有為者亦若是!”當時就決心要做導播。
為了追求這個理想, 18歲時他考上了文化大學的新聞系。一個眷村的窮小孩,身上帶著全家湊出來的兩萬塊到臺北。在新生訓練的前一天晚上,王偉忠在陽明山上的文化大學校園驀然看到山下臺北繁華的燈火,他發(fā)誓,要在臺北好好打天下,“有朝一日,要讓山下的萬家燈火統(tǒng)統(tǒng)認識我”。
帶著這種“光宗耀祖”的巨大壓力,王偉忠從大二開始就不放過任何在電視臺實習的機會。他曾經在攝影棚里關了四天四夜沒睡覺,當最后終于可以走出電視臺的攝影棚時,他抬頭看到臺北的夕陽,不禁跌坐在臺階上哭了起來。
為了多一點了解電影實務,他到臺北影業(yè)公司打工,學習沖洗底片,整天泡在充滿化學藥劑的工作車間。當同一批實習的學生都打退堂鼓時,王偉忠硬是撐到了最后。
20年前首創(chuàng)電視綜藝節(jié)目 諷刺時事風格
王偉忠畢業(yè)后正式進入電視圈工作是在80年代初期,正是臺灣的民間社會經長期壓抑后開始迸發(fā)實力的時候。1981年,羅大佑唱紅了轟動一時的《鹿港小鎮(zhèn)》;1982年,《光陰的故事》引爆了臺灣新電影的浪潮;1983年,臺灣生產的單車和網(wǎng)球拍等21項產品成為“世界冠軍產業(yè)”;1984年,臺灣的高中生升大學的就學率高達82%。這期間,王偉忠在當時最大的福隆制作公司當執(zhí)行制作。
“福隆”是臺灣電視界處于“老三臺時代”的節(jié)目制作業(yè)“少林寺”,培養(yǎng)出不少人才。以《流星花園》引爆偶像劇風潮的制作人柴智屏也出身其中。王偉忠于1986年開始獨當一面,為華視制作了每周一至周五晚間播出的帶狀綜藝節(jié)目《連環(huán)泡》,內容以短劇單元為主,初期仍只是一般寓教于樂的現(xiàn)實小笑話,但節(jié)目中期以后的短劇單元如《每字一說》《中國小姐》《中國電視史》《七點新聞》等,便以黑色短劇方式諷刺社會現(xiàn)象,首次樹立了臺灣電視綜藝節(jié)目諷刺時事的前衛(wèi)風格,獲得社會上的極大回響,王偉忠一舉成名。也帶動了后來的綜藝短劇節(jié)目風潮。
此節(jié)目自1986年3月31日首播,至1994年4月14日才停播,是臺灣電視史上影響力最大的長壽節(jié)目之一。
1996年,福隆制作公司改組,王偉忠從“福隆”系統(tǒng)分出來,成立了自己的傳播公司。此時,臺灣電視界已進入百家爭鳴的“有線電視時代”,政治上也早已解嚴,節(jié)目創(chuàng)作的“言論自由”比過去寬松得多。1998年4月,王偉忠的數(shù)字制作公司推出其處女作,是為SET電視臺(即今三立電視臺前身)制作的政治模仿娛樂節(jié)目《純屬巧合》。
這是長度僅20分鐘的帶狀節(jié)目,全程只插播一段廣告。片頭動畫有王偉忠的旁白:“以下內容絕對不是真的!‘純屬巧合’!痹摴(jié)目的攝影棚布景直接模仿當時SET新聞節(jié)目的布景,節(jié)目主持人則是一個模仿當時最紅女主播張雅琴的人偶“張主播”。在“張主播”講完開場白之后,便開始“播報”第一則新聞(也是唯一的一則新聞)。“播報”完畢之后,畫面切換到由演員鄧志鴻扮演的該新聞的主角接受“記者”們的訪問,這些訪問會有不少搞笑的臺詞!霸L問”結束后,節(jié)目暫停進廣告。廣告后,畫面回到攝影棚布景,“張主播”會“開放”call-in,讓“觀眾”發(fā)表意見或與“張主播”交談。
事實上,包括call-in內容在內的所有講話都是事先設計和預錄好的,畫面上顯示的call-in電話號碼是虛構的“12345678”。在一兩位“觀眾”call-in之后,“張主播”宣布“巧合新聞”收播并向觀眾道別,節(jié)目結束。
可見,王偉忠在10年前已經有計劃地在實驗他有感而發(fā)的“政治模仿秀”。這個迷你節(jié)目雖然前后只播出了半年,卻為日后大獲全勝的“全民系列”埋下了伏筆。 ★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