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眷廖其貴:醫(yī)德高尚的好醫(yī)生 新農村建設帶頭人——中新網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久久艹视频一区

<rp id="exnmd"><video id="exnmd"></video></rp>
<ol id="exnmd"><strong id="exnmd"><td id="exnmd"></td></strong></ol>
    • <address id="exnmd"></address>
      <rp id="exnmd"></rp>
      <u id="exnmd"><option id="exnmd"></option></u>
    • <cite id="exnmd"></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中國僑界
        僑眷廖其貴:醫(yī)德高尚的好醫(yī)生 新農村建設帶頭人
      2010年03月16日 17: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3月16日電 據江山市僑辦消息,大陳鄉(xiāng)大唐村有個名字叫徐大石的人,鮮為人知,但只要提到廖其貴,整個大陣鄉(xiāng)老老少少無人不曉,并名傳浙閩贛三省邊界縣市。作為蛇傷肝炎?漆t(yī)生的他以精湛的醫(yī)療技術、高尚的醫(yī)德,醫(yī)治好85000多名蛇傷、肝炎、風濕、膽囊炎等患者,吸引了江西、福建、安徽、湖南、浙江、上海等周邊省市的許多患者前來就診。

        廖其貴有一個艱辛而痛苦的青少年生涯。他原姓徐,叫徐大石,生父叫徐達,是原國民黨軍隊胡宗南部隊整編旅旅長,少將軍銜。1949年10月,他剛出生20天,其父母和4個哥哥,4個姐姐則在國內戰(zhàn)火中,慌亂去了臺灣。從此,他與父母、哥、姐長期失去聯(lián)系,無奈只好被抱到一位姓廖的農民家撫養(yǎng),與貧窮的養(yǎng)父母相依為命,并改姓廖。

        苦難的身世,養(yǎng)成了他倔犟的性格。由于家庭貧窮,小學未畢業(yè),就隨養(yǎng)父種田。為了生活,什么都干過,挖山,挑石灰,砍柴火,扎掃把等等。鑒于他的身份,政治上入團入黨根本無法想象,入伍政審無法通過。生活上,過著貧困而簡單的生活。倔犟的性格表現(xiàn)在他的事業(yè)上。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一次偶然的機會被鄉(xiāng)親們推薦為本村的“赤腳醫(yī)生”,從此與鄉(xiāng)村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山區(qū)農民缺醫(yī)少藥,經濟條件又差,他邊學邊干,一邊努力為山區(qū)百姓治病和做好有關防疫工作,一邊重點鉆研用中草藥治療蛇傷和肝病等技術,并遍訪民間老中醫(yī),搜尋社會祖?zhèn)髅胤。在一次為病人治療的閑談中,得知常山縣深山區(qū)有一位80多歲的老人,有祖?zhèn)鞯闹委熒邆夹g,遇到任何毒蛇咬傷,只要用上他的草藥,便藥到病除。廖其貴第二天就帶上干糧,翻上越嶺,趕了80多里路,找到這位老人,自古道:“秘方傳子不傳女,傳內不傳外”。這位老人很固執(zhí),不肯收下這個徒弟。但是廖其貴毫不氣餒,軟拉硬磨,一連幾天,在老人家?guī)椭羲、采藥、切藥、煎藥。隨后,又多次拜訪,其吃苦耐勞、樸實誠懇的真情實意,終于感動了這位老人,而后傳給他許多醫(yī)治蛇傷的祖?zhèn)髅胤。功夫不負有心人。廖其貴善于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探索,分析、總結、提高,日積月累,舉一反三,現(xiàn)已掌握11種毒蛇咬傷的治療技術和6種不同肝炎的治療方法。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其為人處事熱心,細心、耐心,以及就診方便,收費低廉,聲譽在浙、閩、贛三省邊界愈來愈高。

        苦盡甘來梅花香,改革春風吹萬家。一九七八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給中國大地迎來了強勁的春天,也給廖其貴帶來了巨大變化。1986年國家衛(wèi)生院授予他的“全國衛(wèi)生文明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1987年9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被推送為市政協(xié)委員,市僑聯(lián)委員和鄉(xiāng)臺聯(lián)會會長。1999年他被村民選為村民委員會主任,2002年又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1989年8月,斷絕了40年關系,在美國和臺灣均有一定家產的生父來信,叫廖其貴去辦好手續(xù)到美國或臺灣探親定居,繼承家業(yè)。是去?還是留?一整夜,廖其貴捧著父親的信,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去!可以長久與失散多年的父母兄姐團聚,也許還能給他帶來萬貫家財。留!永遠生活在美麗的故鄉(xiāng)山水之間,工作在樸實、勤勞的鄉(xiāng)親之間,更能實現(xiàn)他的一心為民,救死扶傷的心愿。廖其貴想到了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更需要他這個鄉(xiāng)村醫(yī)生,想到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村干部、有責任、有義務帶領鄉(xiāng)親脫貧致富,防病治傷,經過痛苦的選擇后,廖其貴堅定地留在了家鄉(xiāng),回信給父親,婉言謝絕了家父的好意。

        1991年12月,廖其貴的生母在臺灣病故,政府有關部門及時幫他辦好出入證,準其在臺灣三個月的假期。進入臺灣后,他跪在四十多年未見面的70多歲老父親面前大聲痛哭,哥哥姐姐也和他相擁而泣,有什么比骨肉同胞之情更刻骨銘心呢?在處理生母喪事期間,父親、哥哥、姐姐多次勸他留在臺灣、或去美國定居。但廖其貴一想到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的眼神,眼睛又濕潤了。他對父親說:“請您別怪小兒不孝,臺灣條件再好,生活再優(yōu)越,也沒有大陸那樣安定,沒有家鄉(xiāng)那樣順心順意。再說,小兒的家庭條件也不錯!彼x絕了父親、哥、姐的勸說,執(zhí)意要回大陸。當母親的喪事一辦完,也沒有在美國島上觀光。原批準在臺灣三個月的假期,他只住了10天,便登上飛機,趕回家鄉(xiāng)。

        廖其貴醫(yī)術好,醫(yī)德更高尚。他牢記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醫(yī)生的天職,健康所系、生命所托是醫(yī)生的誓言。

        在經營醫(yī)院的20多年中,他幾乎一天到晚無空閑,上午門診,下午查房,晚上分析、整理、調整、反饋治療方案,一切為病人著想,至于飯吃了半碗有人上門求醫(yī),夜深人靜有人敲門求治,已是習以為常,來者不拒。然而,在他醫(yī)院治療的費用卻十分低廉,住院病人免收住院費,一日三餐只收相當于快餐費,如是中草藥大多僅收成本費,對五保老人和貧困戶基本免收中草藥費。今年7月,上海市一位經營水果的老板被毒蛇咬傷,經幾家醫(yī)院治療均不見效,生命垂危。這位老板開口揚言,只要治好他的病,愿拿出10萬元酬謝。這位老板慕名到江山請廖其貴治療,根據其病情,采用多種中草藥,科學炮制、正確配方,嚴格對癥,準確掌握劑量和時間,只化了半個多月就治好其病。這位老板臨走給廖其貴一張10萬元的銀行存單,被廖其貴婉言謝絕,只收了他900元的醫(yī)療費用,老板大惑不解,這900元錢已足夠中草藥成本費和有關醫(yī)療費,我怎么能多收呢?這位老板十分感動,專門定制了一塊寫有“救死扶傷,醫(yī)德高尚“的匾。

        廖其貴于1999年被選為村民委員會主任,他接手村主任時,村里共欠信用社和上交款25萬元。他二話沒說,無從自己積蓄中拿出5萬元支付了上交款。鄉(xiāng)財政按規(guī)定將上交款返還的5000元發(fā)給廖其貴本人,他拒絕接收,硬是作為村集體收入入帳。2001年倡議改革招待客人等事項,決定鄉(xiāng)、市和有關部門領導來村工作,到他家吃飯,不需集體報銷分文煙酒飯等費用,真正實現(xiàn)村集體“零招待”,而他卻每年至少要倒貼萬元左右。2002年上半年,他帶頭捐獻3萬元,共集資12萬元,修建了通往湖山坑自然村的公路,使該自然村年產20萬公斤的胡柚不需肩挑背馱,可直接用汽車送到市場。同時,他又與村委一起完善了村辦石灰窯、煤窯的承包責任制,出租了村集體房屋,指導農戶發(fā)展青石板材和發(fā)展胡柚,組織勞動力外出打工等。為了建設沿溪堤壩,平整400畝農田。他和村黨員干部一起,一家一戶上門做思想工作,切實做好籌措資金,調整土地、補償損失、工程承包、質量檢查等工作。目前,村前原高低不平、凹凸不齊的田畈變成了田、渠、路整齊劃一,排水灌水方便,拖拉機進出自由的標準化農田。20多年來,廖其貴已為公路的擴建和維護、村電力線的改造,閉路電視的安裝、水渠的修復、學校危房的修建、貧困孩子的入學等等,共贊助100多萬元。村集體不僅還請了25萬元欠款,還積累了10多萬元,村容村貌民風煥然一新。他本人也多次被評為鄉(xiāng)級、市級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鑒于廖其貴的所作所為,人們稱他不僅是醫(yī)德高尚的好醫(yī)生,而且是為群眾謀好事的帶頭人。(馮振武)

        ----- 中國僑界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