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暑伏了,諺云:“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又道是:“未曾暑伏先暑伏!闭f明初伏前必?zé)。何時入伏?說是“夏至三庚便入伏”,是從夏至起第三個庚日開始進(jìn)入初伏。說是“夏至三庚便入伏”,是從夏至起第三個庚日開始進(jìn)入初伏。
為什么“夏至三庚”開始入伏呢?據(jù)《歷忌釋》載:“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時代謝,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蛾庩枙罚骸跋闹梁蟮谌諡槌醴,第四庚日為中伏,立秋后初庚為后伏”。又據(jù)《史記》秦紀(jì)載:“德公二年初作伏詞,正義云:六月三伏之節(jié),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狈唠[伏解盛署也,是以“伏”一詞當(dāng)起源于秦德公2年(公元前676年)。
曩昔在京時,到了伏天,又是一番景物。避暑勝地很多,承德避暑山莊,那是過去皇帝避暑之地,好固然好,路途遙遠(yuǎn),一般人去不了。北戴河是達(dá)官貴族避暑之所,老百姓未敢問津。北京城里引人入勝的地方也有,如中山公園、北海公園、中南海公園,盛夏伏天,每每仕女如云,傍晚以后,不約而同競相前往乘涼。但是,尤其吸引人的還是什剎海荷花市場,那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不僅風(fēng)涼,更有那五光十色的消夏美食,如:八寶蓮子粥、蘇造肉、鮮菱角、鮮核桃仁、鮮藕片等;每天從早到晚,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市民,一來納涼,二來飽享口福,樂何如也。
早年在京時還聽老人講,清代每年到了暑伏之日,直到立秋為止,各衙署都有“賜冰”之舉。是由工部頒發(fā)冰票,自行領(lǐng)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此外,清朝還有“洗象”例典。由內(nèi)務(wù)府以旗鼓迎象,出宣武門至護(hù)城河橋下的象閘,象奴挽索騎在象背上,在河水中給象洗澡,但見許多龐然大物,出沒于清波蕩漾之中,緊鄰的城墻和兩岸上,觀者人山人海,熱鬧非常。
“賜冰”,“洗象”,筆者都未趕上,但對北京胡同里每到伏天“賣冰核兒咧”的叫賣聲,和那荷花市場的納涼盛景,實(shí)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