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中看運河:文脈悠長,千年運河煥新機
中新網(wǎng)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冉文娟)“200多年前,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就是從北京通州上船出發(fā),通過京杭大運河運往杭州。經(jīng)過兩百多年的風雨,今天,它又沿著大運河‘坐著’高鐵重新回到了這里?!?/p>
2500多年前,中國人一石一土開鑿出世界上跨度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運河,北京與杭州位于運河兩端。“杭州碼頭裝大米,一纖拉到北京城”“流成的杭州,漂來的北京”……京杭因河而興,也因河相通結緣,自古聯(lián)系緊密。9月23日,“雙城記”再度唱響,以“運河上的京杭對話,共建共享新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在北京舉行。
開幕式上,“鑒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運河”系列主題展同步亮相。展覽薈萃京杭大運河圖片圖書展、杭州文瀾閣四庫全書重返北京展、“通衢之州水陸都會”檔案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展、“千年運河歷久彌新—中國大運河文化帶手機影像大賽”優(yōu)秀作品展、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成果展。從過去到現(xiàn)在,向觀眾展示大運河深厚的文化底蘊。
現(xiàn)場展出的兩種5冊文瀾閣本《四庫全書》真跡讓眾人駐足流連,分別為《居濟一得八卷》和《行水金鑒一百七十五卷首一卷》,書中反映了不少與大運河相關的內容。其“吸睛”不僅因為真跡平日難覓,更難得的是,這一次特殊的“歸來”也映襯著京杭兩地以河為媒、兩市共一水的歷史淵源。
大運河南北通衢,碧波漣漣,韻味悠然。漫步“千年運河、歷久彌新——中國大運河文化帶手機攝影大賽”優(yōu)秀作品展前,光影中的二十四橋之春、百間樓雪韻、華燈初上的古鎮(zhèn)再現(xiàn)運河沿岸秀美的四時風光;運河邊的手藝人、河道中的龍舟對抗賽、人頭攢動的運河老街等則展現(xiàn)運河沿岸的文脈與生機。
大河湯湯,文化綿延。伴隨著大運河的流淌不息,運河文化也不斷推陳出新,至今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在展出現(xiàn)場,《天下吉祥尊寶》《百鹿尊》《象耳瓶》《亞韻》四件精美的工藝品熠熠生輝,他們分別由北京、杭州兩地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打造,凝結著景泰藍、雕漆、龍泉官窯青瓷、拉燙雕等制作工藝,是運河沿岸璀璨文化的縮影。
自從大運河誕生以來,歷代文人墨客以運河為對象,創(chuàng)作了大量文學作品。京杭大運河圖片圖書展中,《梨花渡》《北上》《漕運船幫》等文學作品在列。這些作品通過講述運河與人的故事,述說著運河的歷史與當下。
作為世界上建造時間最早、使用最久、空間跨度最大的人工運河,時至今日,大運河仍在發(fā)揮功用,與國民經(jīng)濟緊密結合,成為“活態(tài)線性文化遺產”。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展則向觀眾展現(xiàn)了一個保護、傳承、利用好大運河的樣本。
展板上,閃爍的亮點代表著正在孕育中的大運河杭鋼工業(yè)舊址綜保項目、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展覽工作人員介紹,杭州正響應“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國家戰(zhàn)略,高標準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充分挖掘運河文化遺產地的內涵價值,推動文化與藝術、科技的融合發(fā)展,實現(xiàn)工業(yè)銹帶向文化繡帶轉型。未來,這些建設中的項目將成為大運河新的文化地標,也會為民眾帶來民生福祉。
鑒古藏今,精品薈萃?!?020京杭對話”精彩碰撞,京杭兩地將攜手就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保護、傳承、利用展開交流與合作,為運河城市發(fā)展奏出新時代的交響曲。(完)
- 專題:京杭對話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4日 19:43:39
- 2024年12月24日 15:10:36
- 2024年12月24日 14:28:33
- 2024年12月24日 09:27:45
- 2024年12月24日 08:58:46
- 2024年12月24日 08:17:10
- 2024年12月24日 07:51:34
- 2024年12月23日 20:37:36
- 2024年12月23日 16:40:35
- 2024年12月23日 16:37:29